第五百九十七章:御前论辩

    第五百九十七章:御前论辩 (第2/3页)

也就造成了朱常洛和浙党的裂痕。

    官场当中并不存在真正的友谊,所谓友谊,不过是暂时的利益联合体罢了。

    如今东宫大势已成,浙党无法从朱常洛这里得到应有的好处,自然也就和他渐行渐远。

    “皇上容禀,臣以为此案当需慎重,三大营乃戍守京师之雄兵,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然如今三大营改制一事各项事务已然完成大半,又有兵部,都察院,吏部,五军都督府等各衙门参与,更有总督大臣陈良弼坐镇,原也不必劳动太子殿下时时看顾,殿下身为储君,学习政务,开设经筵才是根本,如今因三大营一事,东宫已有一月未行经筵,故而臣以为,殿下当回归东宫,不必为三大营再费心神!”

    用朱常洛的话说,“挑拨天家亲情”这种话,错非张贞观那种愣头青,不是谁都有胆子说出来的。

    相比之下,朱阁老的手法就高明的多,东宫的本分是学习政务,总揽全局,而不是将所有精力都耗费在三大营这么一件事情上。

    更何况既然朝廷有这么多的部门参与,又有总督大臣坐镇,难不成就非要一个太子殿下不成?

    朱赓话说的委婉,但是意思却明明白白,他也觉得朱常洛应该退出三大营一事!

    内阁当中,如今基本划分为三派,次辅衷贞吉和东阁大学士李廷机为一派,是站在朱常洛这边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李廷机自不必说,脑袋上早早的就贴上了太子党的标签,而衷贞吉和朱常洛的关系自然比不得李廷机,但是别忘了,他之所以能够顺利入阁进位次辅,是沾了朱常洛的光,甚至于在朝臣眼中,皇帝是为了巩固东宫的力量,才让他成为次辅。

    这种状况之下,衷贞吉其实没得选择,他如果不站在东宫的这条船上,恐怕在朝中就成了背信弃义之辈。

    而第二派就是朱赓和沈鲤了,这两人是老资格的内阁大臣,私交也是甚笃,自从王锡爵以立储之功牢牢掌握内阁大权的时候,这两人就开始越走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