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高调的孙天官

    第六百五十七章:高调的孙天官 (第3/3页)

几分罢……

    “咳咳,话题有些扯远了!今日我们议的是罢矿税之后该如何弥补国库用度,既然赵尚书觉得一条鞭法会使粮价波动,那不妨以都察院为首,会同户部联合成立一组人员,由德高望重之大臣带领,赴各地专司各地粮价平抑之事如何?”

    老首辅似乎高兴的很,眉毛都展了展,口中虽是说着话题扯远了,可明显丝毫不以为忤。

    “此策可行!不过各地情况不同,若是一一派遣钦差赶赴的话,是否会太过张扬?而且朝廷人手也未必足够啊!”

    赵世卿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常平仓之事可以暂缓,户部也不是没了常平仓就没有平抑物价的法子,若是派遣钦差赶赴各地,实时管控之下,想必也能够控制粮价。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全国那么多地方,如果都派遣钦差前往的话,动静闹得未免太大了。

    都察院那边还好说,本就有各地的巡察御史可用,可户部这边,一时之间上那去找那么多熟悉经济的官员分赴各地……

    “此事大司徒不必忧心!”

    说话的是孙丕扬,众人闻声,又是惊了一惊,今儿这位孙天官是怎么了?方才常平仓之事和户部有关,他要说话也就罢了,但是如今大势已定,赵世卿和首辅大人分明是在商议细节之事,这种纯经济议题,算是赵世卿的专业领域,关他一个吏部尚书什么事儿?没见一帮人都闭口不言吗?

    “元辅,依老夫之见,一条鞭法之事不必太过苛急,可暂行一地,控制好粮价之后再徐徐图之,诸位所忧心者,无非税赋之策一改,各地粮价骤然波动,但是只要适应下来,粮价便会循为成例,我等不妨从一地开始推行,待得一地稳定之后,再行另一地,如此一来,可保各地平稳过渡,户部也不至于忙乱!”

    孙尚书说的有条有理,让赵世卿都一阵愣神,倒不是质疑孙天官的法子,也不是惊奇他能说出这番话,而是有些奇怪,为什么孙丕扬会说出这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