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意外又奇怪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意外又奇怪 (第2/3页)

   这句话说的是,周部族的祖先古公檀父,也就是周文王的祖父,一大早赶着马,率领族人沿着这条西来的河水之岸,走到岐山脚下。

    这是周朝兴盛的开端。

    因此,有人认为施耐庵用“水浒”做书名,是为了将宋江等人的起义,和周朝的兴起作类比,以肯定起义英雄们,反抗统治的斗争精神。

    但这种说法一直都存在争议。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水浒传》的原名叫做《江湖豪客传》。

    当时,施耐庵完成了作品《江湖豪客传》的创作,对于书中的情节,施耐庵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

    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便建议将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十分的欣喜。

    “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实在是非常的妙哉。

    于是,施耐庵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同样的,这种说法也同样存在争议。

    “水浒”二字的真正含义,怕是只能成为一个未解之谜了。

    不过,在这个世界,秦烈、苏易霖、郑洁、梁生等人,听了李凡的解释之后,倒是全都点了点头,他们非常认同李凡的解释。

    既然是起义题材,有“在野”的含义,实在是恰当不过。

    梁生道:“你在《西游记》之后推出这部作品,外界定然会拿《水浒传》和《西游记》做比较,而《西游记》太过经典,你小子这部新作品压力不小啊。”

    李凡笑道:“无妨,《水浒传》和《西游记》并不是同一种类型的作品,很难去定义它们谁更好?谁更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水浒传》也会和《西游记》一样,成为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苏情、秦雨霖二女听后,依然忍不住的白眼一翻,这厮依然还是不懂得谦虚嘛。

    秦烈笑骂道:“你小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谦虚?不过这样也好,我倒要看看你的《水浒传》,如何成为《西游记》那样的经典?”

    李凡嘿嘿一笑,说道:“那么,就请老爷子三天之后的上午10点,准时登陆进我的微博,去看更新。”

    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秦烈等人已经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