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君刘永

    第二章 新君刘永 (第2/3页)

大权,但没有人会容许皇帝是个傀儡,如此一来太后垂帘听政就是必然了。

    可惜…………

    这正是诸葛亮决不允许出现的,为此他不惜拼上他的政治前途,乃至生命。要知道,吴太后可并非深宫愚妇、孤家寡人,她出身豪家大族,她叔父吴匡曾是大将军何进部将。今时,她的兄长吴懿、堂兄吴班历任蜀汉两千石将军,吴氏外戚又与蜀中将校多有串联,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那样,东汉外戚干政弄权的局面又将重演了,诸葛亮一生的政治理想便是北伐中原,兴复汉室。那时,他敢将小皇帝留在成1都,独自北伐吗?如果北伐途中,突然来了一道诏命,让他交出兵权,回京述职。

    那他该当如何?奉诏吧,前路欷歔暗淡;不奉诏,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而且这诏命是小皇帝的本意?还是太后的意思?更或许是某位公公的意思?!

    所以,对于吴太后的不满诸葛亮也只能视而不见了,拜,再拜:“如此,臣明日于议殿举行廷议,公布新君之选。”

    “臣告退…………”

    *******************************

    翌日

    群僚百官云集议殿,阶下两侧分列头戴皮弁冠、武弁大冠的朝臣,丞相诸葛亮佩金印紫绶高坐于群臣之首。而阶上的御座却空无人影。今日这场廷议,是一场特殊的廷议,一场没有皇帝参加的廷议。

    亥时,廷议开始,诸葛亮主持

    侍中费祎出班奏曰:“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孝怀皇帝崩逝,无有太子,无有遗诏,请诸公册立新君!”

    “昭烈皇帝、孝怀皇帝后嗣,公卿议立何人?”诸葛亮问。

    当然,真正的人选大臣早已知晓,廷议只是补一道程序而已

    “群臣议:鲁王永德资最佳,年岁最长,可承帝位,为汉室之继。”卫尉、后将军、都乡侯刘琰出班。他是刘备旧臣,蜀汉勋贵,资历甚老。位居九卿之一,佩银印青绶。

    诸葛亮起身,走至殿中,正背于御座,肃穆曰:“昨日奏太后,太后曰:以鲁王永入嗣大统,可。”

    “太常赖公何在?”赖恭转出班列,朝诸葛亮一揖,道:“太常在此。”

    太常,九卿之一,银印青绶,掌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请公为迎立使者,前往锦里以黄屋左纛迎鲁王永入宫!”

    “领命!”

    “镇东将军赵公何在?”

    “赵云在此!”头戴武弁大冠的武官群中,转出一员须发皆白的老将,总是一双眼睛很有神,很亮…………闪动着一种正直坚贞的目光。常山赵子龙!

    诸葛亮面向赵云,仍旧肃穆道:“以公为迎立副使,率中军虎步营锐士拱卫鲁王殿下入宫。”

    赵云猛地抱拳,声音如洪:“谨诺!”

    锦里,鲁王府,上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