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武力政治满90的牛人!】

    第25章 【武力政治满90的牛人!】 (第2/3页)

,大智若妖,成为华夏智慧的化身,李严便和魏延一样,被打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再也下不来了!

    不但如此,李严的智力、政治还被后人严重低估,堂堂的蜀汉二把手、跟诸葛亮掰了好几次手腕的人竟然被设定为只有区区七十多的智力、政治,无一不是因为,小鬼子们认为,李严是真的犯了那种低级错误,显得愚蠢无比!

    可事实是那样的吗?

    大家都知道,自从诸葛亮主政之后,蜀汉不修史,事情的真实情况只有诸葛亮一个人知道,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个放四海而皆准的历史规律,成王败寇,胜利者非常喜欢往失败者身上泼脏水、扣屎盆子来证明自己的伟大,比如李世民修史,比如满清修明史,比如……你懂的。

    可那些喜欢给失败的对手泼脏水、扣屎盆子的那些伟大人物们啊,你们在天之灵有没有后悔过,把你们的对手塑造的那么垃圾,也让你们那光荣伟大的胜利黯然失色,对不对?伟大人物们啊,别看你们再怎么英明神武,实际上,你们在治史上面,格调跟抗日神剧的编剧是一毛一样的!

    以此类推,魏延强烈怀疑,李严跟历史上的自己一样,自己没有叛变,李严也没有犯下那样的错误,只是被诸葛亮用各种计谋弄到坑里,为了保全儿子李丰或者其他原因,不得不承认错误,这一幕非常眼熟,因为每个朝代都在不断重演!

    再说一点,一伐时期,诸葛亮“违众拔谡”,说明当时军中众将都不赞同马谡领军,结果诸葛亮根本不听众人意见,违众拔谡,以致大败,一伐以后,再没人提不同意见了,因为提了也没用。后来,诸葛亮“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因为诸葛已经不信任其他人,也不敢用其他人了。

    作为丞相最重要的是什么,应该是发掘人才,然后把每个人材都用到合适的位置上,很显然诸葛亮在这一点上非常“称职”,他“知人善任”,“虚怀如谷”“求贤若渴”,致使蜀汉后期“人才鼎盛”,七次北伐,全都“大获全胜”,“国力蒸蒸日上”,然后被当成智慧的化身,随后又被供上神坛,让魏延不得不佩服罗贯中,果然是伟大的文学家!(便是穿越到196年,魏延想起那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