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李光弼封郡王?

    第378章李光弼封郡王? (第2/3页)

敌,永宁王大军长途奔袭需要休整,不可擅自出战。”

    “此外,禀报父皇,本宫将亲自押运粮草辎重及军需物品,往潼关犒赏大军!”

    听李倓这样说,陈弦眉梢一挑,心里暗暗叹息。

    他知道,李倓在长安呆不住了。李豫在潼关前线获取军功,反倒显得他留守长安,躲在了大后方。

    为了日后的皇储之争,他必须要前往潼关,争取张瑄的支持。

    或许,李倓是在潜意识里的张瑄会转而与李豫结成同盟战线。

    虽然李豫之前与张瑄曾经有过嫌隙,但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若是李豫给出了相应的筹码,难迸瑄不会动心。

    况且,他与张瑄之间的“盟约”本来就不牢靠。

    张瑄从来没有表态说要支持他入主东宫,只是两人因为走得比较近,多半是李倓故作姿态,给外界造成了一种误解和假象。

    灵州。

    李亨入住了张瑄在灵州的永宁王府,不过,入住之后,他对张瑄府邸的简陋而感到异样的惊讶。不管怎么说,张瑄作为陇朔藩镇和西北最高的军政长官,又是王爵,府邸再怎么奢华一些也属于情理之中。但这座府邸虽然宽大,却非常简洁,根本就没有常规的奢侈用度。

    府中的下人也是屈指可数,而侍女更是没有几个,舞女歌姬更是不见踪迹。

    由此可见,张瑄的勤俭奉公,绝不是虚言。

    李亨微微有些感触。

    不过,他的这种感触旋即又被一种更深的猜忌所取代。

    在局势不明朗、叛军长驱直入的时候,李亨没有这种心思,他想的是如何平叛、如何阻挡安禄山的叛军脚步、如何薄自己的皇位,但张瑄大军所至范阳叛军立即呈现出败退之颓势,局势开始逆转,他的心思就悄然变了。

    他就开始的张瑄会不会拥兵自重,而稍有风吹草动,他便会敏感地以为张瑄有了异心。

    况且,他身边还有公孙良这些佞臣在他耳边絮絮叨叨。

    李豫和霍长青的连番密报,更加剧了他的这种对于张瑄的猜忌。

    当然,猜忌归猜忌,只是一种心态。在这种时候,李亨知道自己还离不开张瑄,最起码,在安禄山叛乱平息之前,他只能全心全意地依靠张瑄,放手放权。

    至于将来他怎么对待张瑄,说实话,他暂时还没有完全想好。不过,已经初步有了“卸磨杀驴”的心思,只是在李亨看来他这是捍卫皇权天经地义理直气壮。

    事实摆在面前,张瑄功勋可比天高,可李亨已经无法再封赏他了。

    张瑄目前已经位极人臣,无论是爵位还是官职亦或者是兵权,都达到了一个巅峰,还怎么封赏?大概,只有把皇位让给张瑄了。

    所以,将来,李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如何处理跟大功臣张瑄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李亨一想就头疼。

    “陛下,李光弼和杨涟退守两宁州,要不要召这两人回灵州觐见陛下?”公孙良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