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昭武归化

    第465章昭武归化 (第2/3页)

   张瑄圣旨一宣,可查狂喜,感激涕零地叩首在地连连谢恩不止。

    皇帝这么册封,就相当于将本来属于康国国王史来贺的王爵给了可查,而且还册封他为大将军,统帅本部兵马入军中效力。由此一来,可查几乎是一步登天,就算是康国灭了,他也算是一个既得利益者。

    “可查,朕这里有一道诏书,你携朕的诏书返回康国王城,去招降其他诸国。告诉诸国王,此刻若是归降,朕既往不咎,一概以王爵虚位以待∞虽然要除九国国号,但九国之王却都能从朕这里,在青航道、渤航道获得大量的土地牧场赏赐,权势富贵有增无减。”

    “若是负隅顽抗冥顽不灵,朕大军所至,必鸡犬不留。”

    张瑄冷森的声音传进可查的耳朵,可查心里一个激灵,赶紧躬身领命。

    “昭武九国所属兵马打乱建制,全部归属于你麾下。可查,朕对于赋予重任,你可莫要让朕失望。”

    可查叩首在地,毅然道,“可查当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

    可查带着张瑄的诏书率军返回康国王城,以中华皇帝特使的身份劝降。

    对于昭武九国,张瑄其实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区区弹丸之国,说灭也就灭了。况且,张瑄相信,有黑衣大食两万骑兵的覆灭教训在前,昭武九国人不敢再反抗下去。

    在张瑄的谋划中,现在的昭武九姓之地,是中华王朝与大食王朝激烈碰撞的主战场·者则完全拥有这一大片广袤土地,而败者则永远退出舞台,甚至还会被对方趁势侵略己方疆土。

    张瑄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放弃昭武九姓之地。对于中华帝国而言,这片土地不仅是边防门户,还是重要的东西方商贸集散地和富庶的水草肥美之地,开发出来,可以养活无数人,可以为中华帝国国库增添大把大把的国孥收入。

    因此,张瑄准备在昭武九姓之地设立昭武军镇和昭武道,下设九个州,分别对应九国。即将设立的昭武镇(道)与安西、北庭、平康与青航道(吐蕃故土)平级,施行的是军政合一的统治慕,区别于内地的道。

    半月后。可查只说服了包括康国在内的八国来投,八国国王愿意臣服并纳土归降,将所属国土化为中华王朝的一个州府。唯独石国国王石隆率本部一万军逃离康国王城,试图裹夹着20万国民举国迁徙,逃亡大食境内。

    张瑄不以为意,一方面准备进军康国王城,册封诸王;一方面命郭子仪大军绕行东北,堵截石国人。

    又三日后。率军抵达康国王城,当场宣布将康国王城更名为昭武城,立为昭武军镇和昭武行政道的首府之城。

    数日后,郭子仪率军将石国人堵截在塞川河谷,以极小的代价全歼石**马,驱逐幸存的十几万石国部族重归石国故地。至此,昭武九姓之地全部平定,张瑄的西征,划上了第三个完美的句号。

    第一个句号是吐蕃÷蕃全灭,纳入版图。

    第二个句号是灭突骑施和安定整个西域,西域化为安西、北庭两道,归服王化。

    第三个句号就是歼灭黑衣大食军马,彻底平定昭武九姓之地了。

    大军在康国开始了暂时的休整。

    在昭武镇和昭武道军政主官的人选问题上,张瑄微微有些犯难。

    目前,他手下的可用之人已经全部到了要害的岗位上,而在军中,就只剩下郭子仪、南霁云和雷万春三个绝对心腹♀三人不可能就任一方主官,可张瑄想来想去,竟然发现,自己没有可用之人。

    张瑄想起了哥舒翰,但哥舒翰年事已高,很难再在边防任职。

    张瑄又想起了颜真卿,可颜真卿掌控京畿行政和朝廷内务,也离不开。

    而范阳的张同,刚刚接替仆固怀恩不久,不宜再行调动。

    后庭。

    见皇帝皱眉挠头在为掌控昭武的人选伤脑筋,端妃郭芙乖巧地为张瑄斟上一杯热茶,趺坐在一侧柔声道,“陛下,臣妾有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