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

    第两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 (第3/3页)

乎都有一半是宋人,若非是要安抚当地人的自尊心和安全感,赵仁甚至想要把所有的官员全部换成宋人。

    但王安石以及晏殊却非常反对以至赵仁作罢,复合的管理方式虽然会有些弊端,但对于现在的泰西州来说不得不说是最稳定的。

    大量的货物被从宋帝国运到了泰西州,现在的泰西州已经承担起“销售”的重要角色。

    大宋的商贾不用带着货物抵达西方世界寻找买主,相反只要把货物运到泰西州,就能获得赵仁的收购,泰西州有专门的官衙负责此事。

    现在的泰西州已经能够大量的消化来自大宋的货物,原因很简单,之前的货物一直是用来跑渠道的,在获得渠道之后,便能精准的贩卖货物,不需要再浪费时间。

    至于卖出的价钱便和大宋商贾完全没有关系了,泰西州每年只需要上缴大宋商品卖出的一分利作为税收便可。

    即便如此每年大宋受到的钱财都是极为巨大的,甚至让三司的官员惊叹于赵仁敛财的能力。

    因为赵仁已经垄断了西方世界的货物,简单便捷的渠道使得大宋的商人已经开始依赖于泰西州了,如果他们的货物不卖给泰西州,那便是自己带着货物重新去往西方世界贩卖。

    这对已经做惯了上游生产商的大宋商贾们来说自然是不习惯的。

    赵仁在经商上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架不住他的摸索,学习能力强的赵仁经过对赵祯的模仿,很快便掌握了商业规律。

    当然这和赵祯在背后的出谋划策分不开。

    赵仁的万民宫已经修建完毕,高大辉煌的宫殿站在耶路撒冷城外的都能被它的宏伟所震撼。

    这里是宫殿,也是朝堂,是整个泰西州的中心。

    中西的文化与艺术在这里交融,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美感与和谐,赵仁和赵祯一样,最喜欢做的便是站在高高的阙楼上俯瞰整个耶路撒冷。

    只不过这一次他的身边多了一个人,赵仁开心的笑道:“蔡叔,你觉得小侄的耶路撒冷如何?”

    蔡伯俙躬身道:“远超我之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