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成功备份

    第11章 成功备份 (第2/3页)

刀切豆腐两面光。

    蔡琰考虑到师兄之有五人出身贫困,于是建议蔡夫人让他们人统一服装,算是校服了。蔡夫人一想也是啊,穿着一出去就知道这是蔡家的学生,多么有面。于是会用一些上好的帛去换成普通的麻和粗绸,带着家里的女眷给学生们做衣裳。这倒不是蔡夫人小器,而是身为布衣的学生,是不能穿丝绸的。蔡琰看到母亲所做的一切,心里暗暗地的佩服,古代当家果然不易,但也明白她做不来,只好保持沉默。

    时光如梭,转眼蔡邕在吴地已经住了十个年头,个学生全部都举了孝廉,而且个个都有才的称号,因为都是蔡邕的学生,于是号称蔡门!

    蔡琰听到时当时就喷笑起来,瞧瞧自己这姓?‘菜’门出的,能有多大的出息?但她可不敢说出来,怕老爹打她。蔡邕虽然读书很好,很早就正订了经史,但本人其实更加推崇黄老之说,讲求自然。可能是因为没有儿,于是竟然还学着儒家写起了《女训》,以教导女儿。让蔡琰很是不以为然,觉得他有些公好龙的意思。

    好在等写完了,蔡琰看了还觉得不错,至少没太迂腐的烂词,他强调的是女除了要注意容貌的姣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学识和修养,品德的修行对女来说也是重要的事。蔡琰觉得这话古今亦然,可以接受。

    蔡圭因为一直在外书房里跟读书,相对于蔡琰的淡漠,都很喜欢快乐、活泼的蔡圭,但又不得不承认,蔡门,谁也不如从不跟他们一起的蔡琰。

    蔡邕这么说,蔡圭这也说,连同是之一与蔡琰最熟悉的董祀也这么说,其它八也就不得不只好承认下来。其实蔡琰自己都不知道坊间这么流传自己,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在自己的小书房里抄书。

    董祀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蔡琰打过,于是和其它八不同,他喜欢活泼的蔡圭,但更喜欢冷漠的蔡琰,没事时就进来陪她录书,有一搭没一搭的说几句。因为有董祀的帮忙,近五年蔡琰抄书的速度有了质的飞跃。在蔡琰十一岁这年,四千卷终于全部录完了。

    蔡琰有自己的分类方法,珍本的书按现代的装订方法,缝成四大册,共四百卷,蔡琰收得最好,保证什么时候都能第一时间拿到,带走;其它的林林种种的三十多册装了满满一大箱,没事就拿出来看看。

    “以后做什么?”董祀轻轻的吐了一口气,蔡琰收完最后一张羊皮,从认识她那天起,她就趴在桌上不停的写,现在终于写完了,想想除了她第一次追打自己外,他就没看她站立过,她给他所有的形像就是趴在那儿,手里永远有一只笔。他知道,她其实在为这些古书做备份,心里也就更加佩服起来,谁家四、五岁的孩知道书简的价值,知道要留存备份。就凭这份眼光也都比外面所谓的强得多了。

    蔡琰也有些茫然,当全部抄完了,蔡琰才发现自己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