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西山鬼族

    第646章 西山鬼族 (第3/3页)

清。所谓先天、后天就是时间的分界,天指的是天地形成,先天就是天地未形之前的法宝,后天就是天地定位之后出现的法宝。

    但是天地未形之前,地星中也不过盘古神王和太元玉女两人,法宝也没有几件。

    其实法宝几乎都要经过仙道的磨治,不管是天生地长的葫芦、仙藤,还是精华凝结的明珠、美玉,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材质也必须经过巧手的磨治才能够成为适用的器物。

    而且器物之道大抵是越发展,越精巧,除了一些中道失传的技艺,后世的器物要比古初齐备精密的多。

    道家喜欢说反璞归真,反对人类的智巧,儒家也跟着非毁奇技淫巧。然而这都有深层的原因。老、庄认为世间的纷繁斗争都是由于智巧引起的,所以说什么‘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察,世间有许多文化落后的民族,既不出圣人,也没有多少智巧可言,过的是贫乏落后的生活,可见弃绝智巧,并不能达到老庄理想中的生活。

    开化的社会虽然避免不了尔虞我诈的竞争,到底让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成为世界的主人,这都是圣人智巧披荆斩棘,后世子孙继长增高的缘故。

    大盗不止,窃国者侯的弊病和苦痛并不在于圣人制作不够尽善尽美,天下没有百世不弊的制度,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制作,只有后世子孙不断地去修正,才能维持一个良好的局面。

    世间的患害不是圣人智巧,而是圣贤太少,智巧不足,人类虽然用几千年的时间创造了璀璨的文明,甚至可以和仙术相媲美。放置广大宇宙中,智巧所及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然而人类自私残暴的弱点也暴露出来,争竞的激烈和残酷确实足以引起老庄之流的厌弃。放眼三界,除了中夏黄炎之胄,哪有时间和空间上长存一统的国族。

    淫就是过多的意思,儒家特别讲求中庸,凡事适可而止,道家讲谦退,道法自然,都有节制欲*望的意思。理学家说‘存天理、灭人理’,导致社会上将情*欲看作羞耻之事,一看到淫字就想入非非,羞于启齿。这个字其实跟情*欲一点都不沾边,所以说,奇技淫巧,也是指一些过于奇巧,无裨实用的制作。

    孔子说,‘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之所以难能可贵,就在于不好把握分寸。后世流于庸懦保守就验证了孔子的担忧。淫也是一样,不管是制作还是情*欲,也都没有一定的标准,是以反对的时候就很容易往相反的方向用过了劲,把节制做成了禁绝。

    宇宙中空间广大,星宿有数十万亿,真可说是恒河沙数,无穷无尽。人类若真有能为,一人统治一个星宿,都分不完,困居在地星这么一个小小的星体上,住在蜂巢一般的房子里,整日里争名夺利,‘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无怪为识者所笑了。

    是以人类的智巧实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宇宙中还有无穷无尽的奥妙等着发掘。要做到真正的宇宙之主还任重道远。

    仙道看重先天法宝,实际上只有先天的材质,没有先天的灵宝,所有的法宝都需要人手加以磨治。至于先天、后天孰强孰弱也不能一概而论,先天和后天只是磨治程度的不同,古人反对奇技淫巧,又说玩物丧志,仍是一个节制的问题,并非根本反对器物之利,中夏文化同样以器物为支撑,荀子早就说过,‘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只是器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儒道圣人都有过度之担忧,不像泰西对器物之道有一种狂热。

    器物发展虽然带来了一些便利,人类确有驾驭不住的趋势。像殷郊、殷洪拿到两件法宝就敢于欺师灭祖,两位老师束手无策,这真是仙道修行中很尴尬的事。任你大罗金仙的修为抵不上一件法宝,孙悟空在大闹天空的时候一战成名,西行路上却受制于妖怪手中层出不穷的法宝,五百年间器物之道日趋精密可能也有很大的关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