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妖相

    第906章 妖相 (第2/3页)

地动山摇,昂藏直立,挥起肥厚的肉掌拍向朝云面门。

    妖族的肉身本来就比人类强很多,只有专门的猎户和武道高手才能和凶禽猛兽抗衡。

    仙道修行其实是一个改变心性的过程,不论外貌还是心态,在潜移默化中都会出现一些改变。

    封建时代的贵族教育文武兼具,周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书数属于文,射御属于武,后来周室衰微,学术流入民间,出现了游士和侠士,游士习文,侠士练武,此后一直是乱世重武,治世用文。

    值得一提的是,文武分途是文明社会的必然现象。文明社会人与人之间出现纠纷,通常会摆事实讲道理,或者诉诸律法,由乡老或官府裁决。只有遭逢乱世,社会失序,才需要用武力来角力或自卫。

    而在太平时节,武术除了强身健体,几乎失去了实用价值。因为一旦动武,小则伤残,大则丧命,纵然是自卫也容易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不论是经济损失或是刑责都不是人们乐于接受的。

    世人喜欢说息事宁人,实际也是不得不然的。

    由是之故,农耕民族在和游牧民族的对抗中常常居于劣势。百姓习于文弱和保守的心态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也不能说,文明定然不敌野蛮。在王朝强盛的时候,帝国军队一样可以追亡逐北,开疆拓土。

    其实即便在太平时节,武力也有其实用价值,军队、警察不必说了,社会也有一些行当是需要武艺的,像保镖、武师,侠士或好武之人就更多了。

    古代还有一些为人津津乐道的儒将,儒将指的就是兼资文武,这样的人屡见不鲜,为数甚多,诸葛亮、周瑜、虞允文、王阳明,甚至关羽、岳飞也可以算上,关羽熟读春秋,岳飞也通文墨。

    人们喜欢谈论英雄,英指的是才智,雄指的是胆略,所以英雄本来就是文武兼备的一类人。

    儒将之所以可贵,是因为这一类人往往有自己的信念,而不是单纯的战争机器。孙子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项羽少年时学习剑术,不久便弃去,以为剑术敌一人,不足学,项梁于是便教他兵法。韩信登坛拜将,吞赵灭齐,困死项羽,战功赫赫,后世尊之为‘兵仙’。但他落魄时遭到市井少年羞辱,从他胯下钻过颜色不变。

    后世文武分途,成为难以逆转的现象。但要说文和武是此强彼弱,相互削弱的关系,似乎也不尽然。确有一些文人不知兵事,结果纸上谈兵,清谈误国。而很多武将,则兵纪败坏,割据自雄。这其实是文武分离招致的恶果。

    其实中夏的武艺并非好勇斗狠,而十分讲究武德。但是韩非子早说过,‘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一个外强中干的王朝对百姓的防制是不遗余力的,不但在文化上法网重重,武力上也必重加抑制。

    中夏以数千年的积淀,确实有很多高明的技艺。譬如医和武,这些技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并非单纯的技法,而是上升到道术的高度。

    所以即便是武术这种太平时节较少实用价值的,也能传承不绝。其实社会上很多过失杀人的事例,不但少有习武之人的身影,甚至可以说是未曾习武的缘故。如果略学一点武术的话,下手至少会有分寸一些,不至于酿成追悔莫及的后果。

    单以体质而论,人类在三界中确实没什么优势,既无爪牙之利,也无筋骨之强,五虫中只比昆虫强一些。至于人类的智能那是一般动物都望尘莫及的。

    人类凭借着过绝的智能创造了两大法门,弥补了武力的不足。一是器物之道,一是组织之法。

    武器法宝都属于器类,兵法则是组织方法的运用。

    可以说人类的武力是智力所派出的,四灵的武力远胜于人类,然而终究相形见绌,大概还是智能有所不如。

    妖族修炼人形更多的是一种行为方式的改变。行为方式对于心性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