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不服

    第1011章 不服 (第2/3页)

    两人和明钦斗罢多时,虽说久战无怪,倒也摸清了他的路数,想出了应对之法。若是明钦来了帮手,可得从长计议。

    “阁下是哪条道上的,望你不要多管闲事。我们是齐云庄金氏兄弟,奉命捉拿此人。”

    金碎石持重一些,不欲横生枝节,指了指明钦,让阎鸣筝躲开。

    “原来是齐云庄金氏昆仲,久仰,久仰。”

    阎鸣筝抱拳为礼,笑容和煦,“小可只是路过此地,听到有打斗之声,过来看看。两位需要帮忙吗?”

    金断流看她貌相清秀,弱不禁风,料想没什么本事,摆摆手不耐烦道:“这里没你的事,快快闪开。刀剑无眼,莫叫金爷收不住手,伤了你这一身细皮白肉。”

    阎鸣筝脸色微沉,冷笑道:“你们兄弟也老大不小了,居然欺负一个无名后辈。兄台,我做回好事帮你一把,二打二,这才公平。”

    明钦笑道:“我看公子英华内敛,必有惊人艺业。这两个井底之蛙,何足挂齿。公子何不大展神威,打得他们跪地求饶,让我也开开眼界。”

    阎鸣筝瞪了明钦一眼,心说,你真是得寸近尺。她旁观多时,自然看出金氏兄弟不好对付,捉对厮杀还有几分胜算,明钦若撒手不管岂不是坑害于她。

    金断流闻言勃然大怒,叫骂道:“狂口小子,金爷要将你剁成肉酱,让你知道祸从口出。”

    金断流舞动双刀,光影如轮,身体裹胁着一股恶风,杀气腾腾,不是寻常路数。

    阎鸣筝使得是衣带剑,薄如蝉翼,剑法凌厉辛辣,以诡秘见长。

    通常比武较技是见招拆招,故而许多高明剑士往往追求一个快字,剑招变化让人目不暇接,纵然有破绽对手也根本没有机会从容破解。

    对付快剑目力已经难以观察,武人讲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除了眼睛之外,耳力也至关重要。

    武道高手能听风辨形,察知对手的方位和招式,剑法虚虚实实,越是快剑虚招越多,耳力可以分辨剑招中的虚实,达到一击破敌的目的。

    佛说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比武较技自以眼、耳两识最为重要。但修行者进入道术领域之后,眼、耳两识就显得不够用了。

    炼气、炼体、炼器同是仙道修行的广大法门。炼器可说是炼体的延伸,人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要战胜宇内强族、利用自然之力只能诉诸器物。

    炼气、炼体有内外之别,前者是心性修炼,后者是打熬筋骨,道家虽有内圣外王之说,真正内外兼修又有大成就的却是凤毛麟角。

    三界生灵禀阴阳两气而生,气质禀赋皆有所偏至,这在开天辟地、化育万物的盘古神王和太元圣母已有此倾向,除了域外的佛国天国,地星种类多属盘古神王和太元圣母后裔,自然也遗传了阴阳偏至的特点。

    道德经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世界种类多是相互依存,此消彼长的关系。

    孔子推崇中庸,取折中调和的态度。孟子说,‘执中而无权,犹执一也’。中庸并没有一定的标准,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后世虽称道中庸,实际还是偏于消极保守,所以孔子感叹说,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气有阴阳,质有刚柔,人类的性格中皆具有刚柔的性质,但刚柔的程度却各不相同。所以人类的性格往往非常复杂,受到环境刺激后甚至会产生很大的变异。

    古代的戏曲、评书往往有脸谱化的特点,这缘于古人对性格的认识和归纳。这种脸谱化本身就有鲜明特点,也足以代表一个人主要的性格特征。

    一个人除非有特殊的境遇,不管刚也好,柔也好,性格是相对稳定的。不过晚近接触到泰西之后,人们又认为人物性格是有起伏变化的,应该复杂一些,对旧有的、戏曲脸谱化表示不满。

    但是复杂的人格必不能鲜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