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开仓放粮(4)

    第二百三十五章 开仓放粮(4) (第2/3页)

性,你摆脱不了,我也不行,至于这些户县的百姓,那是更不行。不是说我看不上这些人,而是人的劣根性深入骨髓,在特定的情况下,就会不自然的流露出来。你试想一下,你如果连续好多天没吃过一顿饱饭,如今突然有人摆出无数的粮食,我问你,你能拒绝粮食的诱惑吗?这时,如果你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拥有常人所不及的道德的人,或许可以克制一时。但终究还是会败给现实,也就是食物。你觉得呢?”

    周通陷入沉思,韩信却是饶有兴致地回道:“主公对人性理解,很有见解。不过,我不认为人性只有黑暗,他亦有光明的一面。”

    周通点了点头,十分赞同韩信的观点,他也认为沙破军的话有些黑暗,人性中肯定还有闪光的一面。

    沙破军对于辩论方面很是开放,他曾在梁山颁布过,百无禁忌的法令,允许梁山众人议论朝政以及梁山制定的方略。沙破军学习了现代的理念,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要是完全开放众人的言论,肯定会被各地有名望的耆老讨骂,所以他在统治的郡县设立学堂,你想要议论时政,批判某位官员,都可以在这里议论,在这里言论自由,但是出了这里,对不起,还请你低调些。如果你在其他地方宣布对梁山不利的言论,城卫军会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酷刑。学堂一设立就得到了梁山百姓的欢迎,在那里不仅有经学大师的讲授,还可以随意地讨论当下发生的事情,这在秦末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是难以想象的。所以,齐地也逐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者,当然这里面也有敌派的学者,专门散布对梁山不利的言论,不过沙破军的纵横派也不是盖的,他们早已将出现的学者的底细摸个清楚。所以对这些学者也不是太过于忌惮,反而可以让所辖范围内的百姓认识到,在梁山之外,还是有人在惦记齐地这片乐土。

    周通指着不远处的一个面黄肌肉的小男孩,对着沙破军说道:“我观察这个孩子很久了,原先他是随着她的母亲一起出现的,他们本来排的比较靠前,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