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年少的苦难》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节《年少的苦难》 (第1/3页)

    《年少的苦难》

    我叫莫军,1955年冬天出生在广西的一个被贫困包围的小山沟里。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村子名字就叫山沟沟村。而我出生的那一年,正赶上村里灾荒,或许,这就是我不幸童年的开始。

    父亲是个极其勤劳的人,和山沟沟村里的大多数村民一样,每天透支着自己最大的体力在贫瘠的土地上以及那个略显荒诞的年代支撑起自己的家,为家里的七口八舌剖的一方生存之所。

    但他的勤快却始终没有赶上过贫穷的脚步,每每荒年,在交完五花八门的税赋后,他极力维持的家还是难免摆脱风雨飘摇的命运,在吃完上餐不知下顿的日子里,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来年庄家的丰收。

    即便如此,我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喜悦还是远远地盖过了贫困带来的无望。

    可这样的日子却也维持不长,我6岁那年,父亲还是走了。记得那是1961年冬天,寒风呼啸,阴雨连绵,是我童年甚至所有人生过往的记忆中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天。

    以我当时的年龄,还无法认知死亡所代表的意义,只用懵懂无知的眼神看着村里的人在我家里忙活。第二天,在母亲和比我大三岁的姐姐的哭声中,父亲被村里的几个壮汉抬走了埋了。

    后来,我跟着母亲和姐姐到父亲的墓前祭拜过几次,是荒山上的一掊泥土,由泥土堆积成的矮矮的坟头,像极了父亲这平凡而劳累的一生。

    父亲去世两年后,母亲迫于生计为自己在邻村寻找了一个新家那年我8岁,姐姐11岁。母亲本想带着我和姐姐一同前去,可是家族反对,我和姐姐就这样被过继到二叔家,二叔一辈子没能娶上老婆,也就无后,我成了这个血脉的继承人。

    母亲会经常带着好吃的回来看完我们姐弟俩,虽然是一些五谷杂粮,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终于可以饱餐一顿,感觉很幸福,母亲会看着我们吃,我注意到,母亲眼里时而会泛起泪光。

    母亲走后,在二叔家生活的我们,几乎承包了所有的家务,当然,这些家务最后大多数落到了姐姐稚嫩的肩膀上。

    洗衣服、做饭、放牛、砍柴、割猪菜,这是姐姐平常一天的劳作。春耕夏种还得跟着二叔到田里插秧收割稻谷。

    空闲时,她会带着我去河里抓鱼、田里抓青蛙,这经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餐丰富的晚餐,也是我们的美味佳肴。

    可是由于我们的贫穷,以及传统的观念深深束缚这这里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女孩子不用读书写字,也不用认识字。所以姐姐便理所当然地没有上学的机会,一直都是帮着干活,并且她什么也没有埋怨过。但是姐姐喜欢学习,即使没有上学的机会,她也经常去学校的窗外听别人在上课。

    这样贫穷的小山沟里,没有几个孩子是有机会去上学,有点钱的人家,小孩送去学校上学也是没有办法学习到什么知识,因为学校里的教书先生也没什么文化与知识。

    到了我九岁的时候,二叔为了供我上学,将家里唯一值钱的老水牛给卖了。这么多年来,我与老牛的感情甚是深厚,我舍不得让二叔卖水牛,甚至我一再央求二叔别卖水牛,我宁愿不去上学。

    二叔用深邃的眼眸告诉我,只有知识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