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南塘

    第五十四章 南塘 (第2/3页)

营房。他在接受了军官的敬酒之后,又端着酒杯挨个小队的敬了一遍,就连败了一场的火器队也不例外。

    虽然陈文每天和这些南塘营的将士在一个锅里盛饭吃,但是在阶级如父子的封建军队中,陈文给属下敬酒的行为还是把这些封建社会的汉子唬得不轻,一个个大着舌头表示愿为陈文效死。

    庆功宴结束后,已经被灌得昏昏沉沉的陈文回到房间倒头便睡。只是他并不知道,庆功宴提前退席的王翊和冯京第吵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最后,文采风流、且一向有舌辩之才的冯京第还是被王翊这个老朋友气得天未亮就带着王升和其他从人离开了大兰山。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王翊并没有和冯京第讨论陈文的问题,因为他有更加重要的大事要说,就是陈文提供的那份情报。出于对冯京第的了解,王翊并没有说那是陈文带来的,只说是一个不愿意提供姓名的南直隶遗老托人带来的,而他也没有敢提他和王江怀疑这人是钱谦益的事情,唯恐冯京第出于个人好恶而怀疑情报的真伪。

    对于这份情报,王翊引用了陈文的部分理论以及他和王江的研究结果,给冯京第掰开揉碎的解释了一番清军的目的以及整个浙东明军的形势。直到冯京第认可这个些军情分析结果后,他才把陈文制定的计划告知给冯京第。

    可也就是提到了是陈文制定的计划后,冯京第还是爆格了。接下来这两个多年的好友为了陈文到底是不是阉党,能不能用,他的话可不可信,以及这个计划会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之类的问题开始了激烈的争论。

    争论中,王翊保证陈文不是阉党,而冯京第则表示陈文的观点和余煌一样,他就是阉党;王翊认为陈文才具过人,以后会成为鲁监国系统内的名将,而冯京第则表示陈文能不能成为名将他不知道,但是他觉得陈文就是个阉党,所以根本不能用;王翊觉得陈文平日里言必有中,说话的可信度很高,而冯京第则认为阉党都不是好人,他们的话绝不能信;王翊表示陈文的计划他和王江讨论过多次,除了细节需要继续完善外,成功的几率很大,而冯京第则认为阉党只会败坏国事,这个计划肯定有问题。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双方翻来覆去的吵了一晚上之后,便不欢而散了,冯京第甚至扬言,日后败坏国事者,必定是陈文,而力捧陈文的王翊肯定会为重用陈文而后悔。

    到了早晨,顶着一对黑眼圈的王翊将这一晚上和冯京第的争论告诉王江后,却换来了王江一副你活该的表情。不过王翊还没有来得及表示不满,王江又拿出了今天刚刚送来的一封书信,倒是把王翊这一晚上的怒气消散了不少。

    陈文一觉睡醒时,已经日晒三竿了,所幸为了照顾属下王翊规定庆功宴转天不进行例会,有事则临时传唤,使得他没有背上恃宠而骄的名声。

    只不过,从房间里出来之后,陈文却发现营里面已经几乎没人了,而留守的镇抚兵则提醒他昨天晚上他下令今天放假一天,所有人明天中午饭前回营的事情才算彻底把他从酒醉未醒的状态中拉了出来。

    吃过已经快到中午的早饭,陈文便开始研究下一步的扩军计划。

    陈文不打算把整个营全部打散进行大规模的平均式扩军,甚至大多数的队都不打算加入新人,只是把其中一部分小队的伍长提拔为队长安插进新组编的小队。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他能够将大部分部队的战斗力保存下来并且在接下来的训练中进而得到再次提升,而坏处就是新编练的队一时半会无法形成战斗力,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只能提供辅助作用。

    除此之外,他还打算编练一支小规模的工兵队。出于对骑兵的不信任,陈文计划以职业工兵作为辅助。地雷虽然中国很早就有,甚至戚继光也用过,可是大兰山的工匠还达不到这份水平。至于**手榴弹他暂时也不报任何希望,毕竟现在大兰山的火药储量和生产速度完全跟不上这种规模的消耗,所以掷弹兵进行曲他暂时也不打算和英国人去抢冠名权了。

    但是,陷马坑、绊马绳、铁蒺藜之类的东西真的可以有,而且他营中也有人比较擅长类似的东西。虽然这些人的技术和一代坑王早慢熊相比还显得过于稚嫩,但是在陈文看来,坑点绿营兵、团练兵什么的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而这种考虑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