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启程

    第三十一章 启程 (第2/3页)

,明廷曾招募过雇佣军为明军训练炮兵,试图借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来强化军队。可是随着登州之乱的爆发,这一进程被彻底打断,那些学得比较过关的由于牵扯登州之乱成批的被明廷处死,如孙元华、张焘;而那些技术不过关的则多有投降满清,如孔有德、耿仲明之流。

    到了这个时代,炮兵则还是按照经验来操炮,明清两军尽皆如此。甚至到了十九世纪的鸦片战争,在热爱科学技术的满清酋长们的关怀下,清朝的火器得到了“长足发展”,而那些装备和普及率上几乎已经追上了明末欧洲同期水平的清末清军,却还是在凭借着经验为火炮瞄准。既然如此,被处于维多利亚时代全盛期的英国佬们吊起来打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看着于世忠为炮长们演示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陈文依稀记得如颗粒化火药、定装炮用药包之类的运用似乎在明末就已经存在了,只是他接触过的军队好像都不太清楚这些东西,就连一向重视火器的俞国望也不例外。而像黑火药成分比、枪用黑火药和炮用黑火药的区别之类的东西在后世的军史论坛里也几乎人尽皆知的知识,奈何当初就不甚关心,想要回忆起来可能还需要时间和这方面的刺激才行。

    一口气吃不了个胖子,先把瞄准技术练出来再说。只是眼下他手中的火炮口径都比较小,尤其是那些打铁砂、石子的小型虎蹲炮,估计也用不着瞄准,能够提升命中率的也就是那些弗朗机炮了,但愿能够有个比较好的效果。

    看过了炮兵训练,陈文便前往金华镇讲武学堂。此前本来他已经将巡按御史行台和金华守御千户所衙门进行了规划,甚至已经开始动工改建。奈何曹从龙一到,对于私设武学的事情很是不满,在反对失败的情况下干脆直接把行李搬到了巡按御史行台,以那里作为浙江巡抚衙门,并表示若是陈文继续在这里修建武学就干脆把一起筑到墙里面算了。

    对于这等仗着巡抚的身份非要来当钉子户的大爷,陈文实在没什么办法,只得把房子让给了他。不过嘛,金华镇讲武学堂还是如期成立,只是改在了大营之中,省得曹从龙没事过来瓜噪。

    第一批入学的军官全部来自于新近成立的金华镇总参谋部,这些参谋军官中有历经过血战的军官,也有刚刚投效明军不久的读书人,作为总参谋长楼继业眼下正带着一部分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