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要想富

    第一百一十六章 要想富 (第2/3页)

八蛋吹口哨了,今天做完了应做的,再砸半个时辰的石头!”

    当兵三年,母猪变貂蝉,这是难免的。虽说这些绿营兵被俘也才几个月的功夫,但是女人的诱惑力却根本不是说着玩的,尤其是那些难民似的普通老百姓,当初都是被他们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的弱者,比起凶神恶煞的江浙明军,当他们注意到难民队伍里还有女子的时候,自然是免不了要原形毕露一番。

    奈何,皮鞭的爆响唤起了他们的恐惧,一个个立刻变得畏畏缩缩了起来,一时间竟比那些难民看起来还要可怜。

    气势此消彼长,难民在明军的带领下开始缓缓通过。监工们盯紧了那些苦力,唯恐会闹出什么乱子,甚至就连远处的那些披坚执锐的明军也分出了一部过来盯防。

    明军一到,出乱子的可能顿时消弭于无形。监军们松了口气,其中的一个更是将注意力投诸到那些难民的身上。

    事实上,仅仅是难民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那两个明军却只有一个驾着驴车,另一个则是在队伍后面步行前进,若护卫状,反倒是将驴车剩余的空间让给了几个明显走不太动的老人。

    “这样的王师,大概就连岳家军和戚家军也比不了了吧。”

    监工的脸上浮现起了丝丝欣慰的笑意。可也就在这时,一个苦力凑到了他的身边,点头哈腰的对那监工说道:“王监工,这些人都是干啥的,怎么还有军爷带队啊?”

    苦力口中的王监工,正是当初参与过安华镇棱堡修建的那个金华镇标营中的本地士兵王启年。

    曹从龙之乱中的主动自首,明军平乱后虽说是加了一年的刑期,但是凭借着籍贯的优势,又与苦力营新来的一个军官本就相识,很快就混到了底层监工的工作,并且靠着吃苦耐劳,表现优异而获得了减刑的待遇。

    等到他刑期结束得到了释放,过了段时间,也很快就回到了苦力营里充任由明军担任的中级监工,而刚才的那鞭子就是他抽的。

    “怎么?你这厮还想找个小娘皮来给你暖暖被窝不成?”

    “哟,您瞧您说的,我哪有那个胆儿啊。不就是暂时干不了活儿,打发打发时间不是。”

    王启年看了他一眼,倒也知道这就是个嘴上花花,却有贼心没贼胆的货色,否则早就没了脑袋。

    “那些人是王师号召来江西的福建百姓,不出意外的话,这帮人不是工匠就是他们的家眷。不过也难说,这还是第一批,里面有些普通的农家汉也说不定。”

    王启年没有猜错,这些人还真不只是明军比较重视的工匠,得有一半是普通的农民,在邵武响应了号召前来江西寻求新的生活。

    前些天,明军刚刚在邵武凌迟处死了为祸当地多年的清军大帅王之纲,哪怕是在士绅眼里,江浙明军也是救民于水火的王师,说出来的话自然可信度极高。况且福建多山,土地也远不如江西肥沃,很多人都知道这些事,这队难民中就有当初由于江西兵祸连绵而被迫迁到福建的,于他们而言,这不过是返乡而已。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百多人,队伍很快就过去了,整修道路的工作继续进行。倒是王启年他们,其实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随着江浙明军侵入到广东和福建的府县,针对这两省百姓号召前往江西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江西自清军南下以来,人口损失巨大,除了号召那些躲在山里的百姓回乡外,从外省吸引百姓入赣也是一种尽快增加占领区实际控制人口的有效策略。

    历史上满清在抵定天下后,也有湖广填四川的政策。即便是明初,也有个大槐树的例子。陈文仅仅是利用这两个省的主要清军势力反正的时机,在靠近明军占领区的周边地区号召百姓入赣,与前两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生产力的恢复,自然要从农业开始。但是首先并非是制造多少农具,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