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别

    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别 (第2/3页)

鉴过来。

    其他的,冷兵器、火炮什么的都在按部就班的生产,速度不一,倒是手榴弹的生产速度随着一项技术革新而陡然加快。

    知识的应用、经验的积累、机械的使用、有效调动工匠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军工司凭借着这些已经开始了逐步将江浙明军打造成武装到牙齿的钢铁雄师。

    陈文听取了这些报告,对于生产速度还算是满意,就是随着江西这个原材料产地的入手,是否就近再建造起一片工坊倒成了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

    “在江西选址建立分厂,更便于原材料的运输,总好过从江西大老远运到金华生产,生产出来的武器再运回去装备部队要更有效率。但是大王,问题也是存在的,比如管理,比如培训工匠,比如建设分厂的初期投入,还有不少问题存在,下官以为现在还是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完成生产任务上面。”

    如今的军工司工坊,生产主要是依靠水力机械的粗加工,而后再有工匠进行精加工和组装。也有用较为传统的手法制造,再用水力机械去完成接下来的步骤,比如火炮。

    水力机械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产能,但是想要建立分厂却同样是要如金华这边一样,选择那些可以有效利用水力资源的所在,依靠金华生产的水力机械来建造工坊。可是这样一来,势必将会占用更多的产能,影响到武器装备的打造。

    听到这里,陈文点点头,说道:“建立分厂的动议暂时搁置,先把军队彻底武装起来再说,那些缺口的存在都是事关人命的大事,现在确实不宜轻动。”

    始终被几方面的清军包围,江浙明军的文武官员都有着极大的忧患意识,优先军队需要已经是固定的思维,现如今也并非是马放南山、化剑为犁的时候,更快的装备部队很可能就意味着战场上伤亡的高低,不可轻忽。

    谈到此间,陈文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这是他此前在江西时安排下来的,难度不是很高,现在应该研发出来了。

    “回大王的话,根据您的要求,军工司已经将其制造了出来。”

    徐毅如猴儿献宝一般捧出了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一把改造过的火铳和陈文要的那样东西。

    看过了这两件分开的物件,陈文很熟练的将那样东西安装在火铳上,随即左手握住铳身,右手则握在扳机附近,左臂伸直、右臂弯曲,摆了一个姿势便重新将那东西拆了下来。

    “我要的就是这个,生产速度如何?”

    “回大王的话,这物事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生产起来到快。就是……”说到这里,徐毅苦笑着摇了摇头。“就是需要对火铳进行改造,要不根本安装不上去。您知道,现在军工司已经是三班倒,人歇机械不停了,实在很难再确保这物事的生产和火铳的改造任务。”

    这确实是个问题,陈文也没有为难徐毅,反正暂时也用不上,没必要挤占其他武器装备的产能。

    接下来,徐毅又拿来了一个盒子,盒子里是一把短管的手铳,装的是燧发的枪机。燧发手铳,这种东西江浙明军不是没有,只是不普遍而已,因为无法作为作战时的主要兵器。但是这把燧发手铳,样子却有些不太一样。

    “这是,掣电铳?”

    擎电铳乃是制造鲁密铳的那个明末火器专家赵世祯的又一大杰作,吸取了鲁密铳和佛郎机炮的思路,用后装子铳来提高射速。所谓掣电二字,取得是风驰电掣这个词,形容的就是这种武器的射速之快。

    然而,继承了佛郎机炮射速惊人的优点的同时,擎电铳也继承了其缺点,那就是气密性不佳导致射程变短,使用性较差。此间徐毅反倒是将其弄成了一个手铳式的武器,这个创意瞬间点燃了陈文的思路。

    “这东西很好,产量无所谓,本也不需要太多,但要尽可能的精工细作,保证武器的效果是第一要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