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鲸吞

    第一章 鲸吞 (第2/3页)

    这座宝塔现在更多是琉璃在阳光下的反光,光彩耀人,陈文当初从一些文学作品,这几年也曾听一些亲眼见过的熟识提及,到了夜里,整个宝塔即便在繁华的南京城中,也是最为耀眼的一景,柔光倾泻,宛如神迹一般。

    关于这座宝塔,后世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天京事变,北王韦昌辉唯恐翼王石达开会登塔观测城内守军动向,这个败家子就直接下令毁了这座人间奇迹,活该被洪秀全卸磨杀驴,五马分尸。

    陈文记得他那个时代,当时的南京市政府倒是提出过重建的计划,甚至还从地宫里翻出了不少宝贝来。至于有什么,他就记不得了,毕竟那个时代,好像但凡是一座佛寺的宝塔的地宫里就能翻出不少宝贝来,陈文此前在西湖边上看过的雷峰塔遗址地宫里就有,好像还有哪个地宫里还找到了佛祖释迦摩尼的舍利,只是他记不得到底是轰动一时的法门寺地宫,还是这座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了。

    陈文不知道,其实就在去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曾遣使而来,随团的素描画家约翰*尼霍曼就曾对大报恩寺及这座琉璃宝塔进行过描绘。如果陈文早一年光复南京的话,没准还能碰上这支荷兰使团也说不定。

    到了今年,尼霍曼游记在欧洲出版,这座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很快就为欧洲人所熟知,甚至到了后来,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于十五年后在凡尔赛建成的特列安农瓷宫,就是因这座宝塔所激发的灵感。

    后来,鸦片战争中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军在抵达南京后,纷纷下船前来参观,甚至但凡是前往南京的外国人都会专程赶来,才算是不虚此行。而那时,这座受中外人士顶礼膜拜的宝塔因年久失修而残破不堪,不复今日盛景。

    “但愿这座宝塔能够一直矗立于此,就如同华夏文明的光辉只能为四夷所仰视一般。”

    策马入城,通过了瓮城了,陈文便直奔江南江西总督衙门,那里将是他的行辕所在。至于南京的皇宫,早就改建为江宁满城,康熙的《过金陵论》一文中写道:“昔者凤阙之巍峨,今则颓垣残壁矣!”

    不过到了后世,我大清又不承认毁掉南京明故宫是他们干的,而是声称是太平天国干的。陈文真的不能理解,以洪秀全的骄奢淫逸,假设那时明皇宫尚在,他又怎么会去将两江总督衙门改建为天王府。到了清末,我大清连栽赃都不带动脑子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当然,即便是皇宫尚在,陈文也不方便将那里作为行辕所在,甚至连参观都容易被世人所诟病。毕竟,满清尚在,哪怕今番的大捷已经打断了这个野蛮人部落的脊梁骨,但只要一天没有将其彻底覆灭,他就绝不能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陈文踏入总督衙门,原来的主人马国柱早已自杀身亡了。根据报告,城内的大批官吏在最近的这两天也成批成批的逃出城去,甚至就连绿营兵也是如此,马国柱在此之前已经基本上失去了对督标营的决定控制,想管都管不了了,再加上明军舰队锁江,也难怪喀喀木会出此下策。

    江宁满城的拆除工作已经上到了议事日程,强拆专业户刘大和他的工作组已经提前完成了杭州满城的拆除工作,陈文打算让他继续到南京来监督拆除江宁满城的工作,一事不烦二主嘛。

    对于南京上游和下游的收复工作,一共六个府,陈文计划出动大兰师和四明师分兵攻取,望风而降是最好的,至于顽抗者,格杀勿论,就这么简单。

    当天下午,两个骑兵营配上一个骑乘步兵营出发,去追击那些八旗溃兵。修整两日,陈国宝和马信也帅军出征,不过在此之前,紧邻南京的太平府和镇江府就已经认清了形势。陈文给那些绿营的条件是接受改编,参与通海案和作为南京一战的援兵必须接受处罚。另外,严禁他们截杀八旗溃兵,以防这些家伙杀良冒功,给周遭百姓造成更大的危害。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