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兴明讨虏(中)

    第六十二章 兴明讨虏(中) (第2/3页)

政使铁铉铁鼎石的话,只需置一千斤闸,本王就算是没有被砸死,一旦陷入城中,对上那几千满蒙八旗也是死路一条。”

    吴三桂满脸的庆幸,想想此前的一路,危险也并非不可能发生,只是这富贵险中求,再加上各地守军都不多,而且还都是绿营他才会如此托大,现在面对正儿八经的八旗军,既然人家已经关门打烊了,杜绝了被骗的风险,他也只剩下了破门而入这一条路了。

    “想当年成祖皇帝也是千斤闸突落,砸到马头才能幸免于难,今番王爷情状相仿,皆是福泽深厚所致,末将以为当为王爷贺。”

    “当为王爷贺。”

    夏国相一张嘴便把他的岳父与明成祖相比,众将听了也是一片的附和之声。这是乱世,兵强马壮就是资本。现在表面上看着是走向衰败的满清与蒸蒸日上的陈文对峙,其他人都只能浑水摸鱼。但是这乱世一天没有彻底终结,最后会是个什么样子也很难预估,他们也未必是全无机会可言的。

    现在的这支前关宁军集团,吴三桂以下的部将不是他的亲戚就是追随他多年的亲信,内部凝聚力极强,总比那些大西军那般的军头林立要更有前途一些吧。

    恭贺之声过后,吴三桂却还要面临摆在面前的问题。现在既然他只剩下了攻城这条路,那就只有等待主力部队赶到。毕竟,他带来的只有这几千的骑兵,总不能用骑兵攻城吧。更何况,一路骗城而来,也是疲惫不堪,总也需要时间修整一二。

    “有道是名不正则言不顺,是时候打出大明的旗号以名正言顺的与鞑子作战了,否则面对八旗军,将士们也未必能发挥全力。更何况,现在不借着明廷的旗号来攻克陕西,从而招揽人心,再继续打着鞑子的旗号,只怕等朝廷的援兵到了,咱们就要只能给人家打下手了。”

    早在吴三桂策动李国英调动他的大军去参与针对张天福的会剿之时,吴三桂就已经派人南下向永历朝廷求援。算算日子,明廷那边也该收到消息了,若是现在他还不打出明廷的旗号来招揽人心,彻底控制住陕西的地方政权,那么等明廷的援兵抵达,他这般苦心筹划也就算是彻底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尤其是现在的局势,陈文全取湖广,领兵的主帅很有可能会是那位晋王李定国,以着李定国的威望,他即便是控制了地方政权也未必能压上一头,更别说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吴三桂此前向汉中派出信使,约定时间,如今他的女婿夏国相已经摆平了汉中的那一千汉军旗以及当地的其他绿营武装。根据信使的汇报,此刻正在领大军星夜赶往此间,用不了几日便可抵达。

    数日后,在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早在辽西时就追随左右的心腹重将杨珅、吴国贵等人的率领下,吴三桂的主力部队如期赶到了西安城下。接下来,张天福所部从武功县赶来与吴三桂合营,大军总算是聚拢到了一起,但是吴三桂的意图也彻底暴露在了城头清军的眼中。

    对此,吴三桂没有掩饰的打算,第二天一早吴三桂便登台聚兵,眼看着数万大军就在眼前,胸中的豪情也是油然而生。

    “将士们,当年奴酋多尔衮答应本王要为先帝崇祯爷报君父之仇,本王才开关引鞑子平灭闯贼。可是这十几年下来,鞑子剿灭了贼寇,却不肯退回关外,反倒是在关内大肆杀戮我汉家百姓,一如当年暴元南下时那般。”

    “这些年,本王为李国翰等逆贼钳制,忍辱偷生,只为有一天能够重见汉家衣冠。如今大明已收复南京,满洲八旗在江南三战三败,奴酋济尔哈朗授首,损兵数以三十万计,旗丁已不足两万,灭族在即。本王与张总兵谋划,诛杀逆贼李国翰,此刻大军已光复陕西大半,正是重新举起大明的旗帜的时候!”

    吴三桂以着最大的音量向台下的将士呐喊,待喊道此处,他更是从女婿郭壮图手捧着的托盘了拿起了一把剪刀,伸手捋过了后脑的金钱鼠尾,只是一剪子就将其剪了下去,随即高高举起,示以众人。

    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令所致,没了这辫子便是死路一条。眼见着主帅如此,即便是再愚钝的士卒也能看明白吴三桂刚刚所言以及接下来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