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潼关怀古(上)

    第六十九章 潼关怀古(上) (第2/3页)

是大军抵达,连个音信也没有传来半点儿。

    历史上,吴三桂从陕西的汉中南下以进攻云贵,二月出发,三月初抵达保宁府,四月初就赶到了重庆,而没过一个月,到了四月底时就已经攻陷了遵义军民府。吴三桂全程耗时不过两个多月而已,而且还是在“枳棘丛生,箐林密布,虽乡导莫知所从。惟描踪伐木,伐一程木,进一程兵”的恶劣情况之下。

    相对而言,刘文秀的大军从四川行都司北上,路途上远了两百里路。按理说,三个月的时间怎么也该到了。可是现在已经是二月了,距离天使出发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了,刘文秀却始终不见踪影。以至于,吴三桂一度怀疑上次的宣诏使者是陈文派来假扮的,为的就是借他之手来消耗一些满清的有生力量,或者是刘文秀为报当年保宁一战的仇而下手阴他,想要坐收渔人之利。

    “王爷,是不是派人去一趟湖广,与齐王殿下说项一二。”

    “没用的,陈文不会出兵的。这个人的性子坚毅,不是一般人可以轻易动摇的。现在他雄踞江浙,只要稳稳当当的沿着太祖高皇帝北伐的路线北上,鞑子只能被动应战。何苦越过河南,前往此间这等既不方便军需运输,更不熟悉的地区来援助咱们关宁军呢。”

    吴三桂其人精明非常,很多东西都算的仔细,这其实也与他家传有关,毕竟他爹吴襄是个商人出身,精打细算和审时度势是早已融化在血液之中的。

    就好像当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为何如此,冲冠一怒为红颜吗,一个妓女出身的侍妾而已,送人都是常见的事情,更别说是为了其人与在北方传檄而定的大顺决裂了。归根到底,那是因为大顺军拷掠士绅的政策,得罪了儒家士大夫,一看就不是个能站稳脚跟的政权,李自成流寇习性太大,也根本不是个能改朝换代的开国之君,反倒是满清那边更有前途。

    下注结束,历史上吴三桂也是兢兢业业,甚至为此杀掉了永历,得罪了全天下的复明人士,根本就没有为日后反清而留下一线余地的打算。以至于等到康熙削藩,他迫不得已反弹的时候,有心反清的汉人也大多不愿意出山助他一臂之力,等到变乱突起的那股子劲头过去了,清廷缓过了劲儿,靠着占据天下大半的优势很快就完成了各个击破。

    现如今,随着陈文的异军突起,满清行将末路,吴三桂选择重新下注。岂料这注下完了,明廷那边说好了的加码却没有到账,而他却已经下了场,也只得一个人把这盘赌局玩下去,别无他法。

    “事已至此,降回去是不可能的了,咱们能靠的也只有咱们自己。还好本王这段时间没闲着,又编出了十个营的西班牙大方阵,要不然光靠着那十个营怕是还真的未必够用。就是新近编练,日日操练也终究是比不过那些老营头,这次看来还是免不了要靠着忠勇、义勇那十个营了。”

    西安一战,吴三桂编练的西班牙方阵奏效,在战场上碾压八旗军和绿营精锐。西法展现成效,吴三桂自然而然的要扩大规模,而陕西、甘肃两省的库存以及满城财富的一部分也足以支撑起关宁军老营头改编西班牙方阵的花销。

    现在而言,差的就是训练的时间太短,战法的磨合度低,以及火铳数量太少,依旧要靠着步弓来补充一部分远程杀伤的缺失。

    “让胡国柱严加防守潼关,在派一支部队过去,增援潼关。把住了那里,咱们才有继续坚持下去,坐观北方烽烟四起,鞑子疲于奔命的可能。”

    吴三桂调遣部队,增援潼关,也将下令将分散各地的部队重新集结于西安,因为此间若是有失,就算是其他地方俱在,各方面的损失也是他承受不起的。

    这边在积极准备,新军那边也没有丝毫停留,一路上有沿途官府负责粮草、民夫、营寨,甚至就连饭都是做好了,只等这些八旗大爷们赶到了地方来用饭、休息。但是即便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