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环境

    第一百零七章 环境 (第2/3页)

文看过了这些记录,也依稀想起了好像清朝时也是如此,还是直到三藩之乱时莫朝站错了队,支持吴三桂反清,黎朝才有了结束南北朝的机会。

    “等把灭了鞑子,早晚是有机会掺和进去一脚的。安南,呵呵,一群分裂分子而已,迟早要他回到中国的怀抱之中。”

    在座的都是江浙明军集团的核心官员,他们很清楚不出意外的话今年陈文就会起兵北伐。按照以往的战绩,满清的八旗和绿营倒也没什么,只是新军此前在陕西展现出来的战斗力还是让很多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忧虑的,现在看陈文如此,他们都知道陈文的性子,自然而然的也就放下了些来。

    “安南的生意没做成,不要紧,日本那边可是正等着咱们的货呢。”

    陈文笑道,在场的众人大多不解其意,但是随着陈文的娓娓道来很快也就弄明白过来了。

    其实早在得到清军灭国朝鲜的消息,陈文就通过郑奇、小野一郎他们向日本输出了一些关于“满清威胁论”的思想。对此,日本西南的萨摩、长州等藩表示了极大的支持,认为满清的存在是对整个“东亚”文明世界的巨大威胁,要求出兵进攻朝鲜以削弱满清,从侧翼配合大明作战。

    然而,德川幕府却依旧保持着如同当年鲁监国朝和郑氏集团赴日乞师时的同样态度,严禁各藩对外用兵,负责就要拿他们开刀。即便面对着清军与日本仅仅只隔着对马海峡这一现实,他们也一再表示会有神风保佑日本之类的封建迷信言论,其鸵鸟本性暴露无遗。

    对于日本,陈文本就是一手闲棋而已,如果日本出兵朝鲜,配合削弱满清,那么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依旧闭关锁国,他也无所谓。

    不过,不知道是去年赵迁率领的分舰队占据五岛列岛的行为吓到了日本的有识之士,还是让这些有识之士认定了陈文是拥有给他们撑腰的实力,对于德川幕府的行径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其中的代表人物,日本萨摩藩的藩主岛津光久便表示愿意用长野金矿和琉球蔗糖的收入向江浙明军的军工司工坊购置明军制式武器、甲胄,并且愿意出资雇佣江浙明军教官到萨摩藩训练军队云云。

    对于这样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陈文表示了极大的赞赏,对于武器、甲胄交易事宜作出了肯定的答复。当然,为了顾及德川幕府的颜面,双方将会在琉球进行交易。至于训练萨摩藩军队的事情,暂且还要压后,因为陈文还不能确定岛津家是不是“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

    陈文提到此事,军工司的总长徐毅也连忙放下筷子,向陈文保证军工司一定能够如期完成任务。

    对于徐毅的保证,陈文还是很有信心的。江浙明军的工业化进程是从军工产业起步的,靠着军用转民用现在才能在浙江建立起大片大片的国有和私有的工坊。此前打击江南士绅,大批的货物运抵苏州,其中很多都是浙江的工坊生产出来的,而那么大的采购量也再一次刺激到了浙江的工厂主们,由此才有了包括万家在内的浙江工厂主登陆苏松常镇的场面。

    占据江南半壁,如今更有着大量的机械工坊的存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陈文坐拥货源地,对于周边势力的干预也有了需要和能力。

    安南如此,日本如此,其实台湾那边他也是无时无刻的在关注着。当然,那里不只有被封锁了贸易的荷兰人,更有福建明军的存在。

    “福建那边,我听说延平郡王好像和当地的土民闹得很不愉快,而那些土民背后也有荷兰人撑腰,前些日子好像还要从东宁北上进攻那个什么大肚王国的来着。”

    “是的大王,那个大肚王国与其说是个国家,不如说是个土民部落的联盟。不过他们依仗着地利的优势,当年曾几次击败过荷兰人,前不久也曾挫败过延平藩的攻势。只是这回算是把延平郡王惹毛了,据说是要亲自带兵征讨。”

    郑成功收取台湾,起初是在台南地区屯田,与那个大肚王国很是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