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路向北(二)

    第十二章 一路向北(二) (第2/3页)

的惬意,他原本显露出兴奋与好奇的眼光也变得沉静起来。

    郝存义用一种惊异的眼神看着这个面容稚嫩的孩子,这孩子虽然只是拿着枪,没有别的任何动作,但却让郝存义相信这孩子就是一个神枪手,那脸庞的沉静那对武器的感触是他所见过的任何一个成年人所没有的,因为郝存义也是一个爱枪的人,这种玄妙的感觉不可言说。

    “喜欢枪吗?”郝存义问道。

    “喜欢!”霍小山将枪举起,向前方一个树杈瞄着。

    “我教你打枪吧!”郝存义说道。

    “好!”霍小山兴奋地笑了。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两个人一边在山林中奔走,郝存义一边就把自己打枪的心得毫无保留的讲解给霍小山听。

    这种盒子炮是德国产的毛瑟手枪,射程在150米以内,但如果加上了枪的木壳外套,进行抵肩射击的话,射程可以达到200多米。

    当时在国际上,日本的武器装备水平肯定是要超过了中国,但却比不上德国和美国这些世界强国,德国美国人使用的短距离突击武器采用的是冲锋枪,从射程到连续突击能力都要超过日本人的武器。

    但那些比较先进的武器在国际上是禁运到中国来的,而这种毛瑟手枪由于属于手枪,所以并不在禁运之列。所以中国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的毛瑟枪,在中国被冠上了盒子炮的名字,这种盒子炮能点射能连发,使用起来比日本人使用的手枪——即被中国人俗称的王八盒子要强的太多。

    那王八盒子由于本身设计有缺陷,经常会出现子弹卡壳的现象。

    在毛瑟枪的使用上,如果按照射击规范所教授的那样,立着枪身射击,那么枪管就有向上的跳动,如果连发射击的话,除第一枪外,其余的子弹都会射到空中,这也是德国人本身也不大用毛瑟枪的原因。

    中国人使用毛瑟枪后很快便发现了这个缺点,但他们并没有弃之不用,而是找到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平放枪身,将子弹呈扇面状横扫出去,于是在水平面上形成了散布射,既有准确率又增大了杀伤力。

    郝存义当然不知道这些太具体的知识,他做不到知所以然,但他却却做到了知其然,怎么能把枪打得准是有自己独特心得的。

    他告诉霍小山,要想把盒子炮打得准,以枪身直立为基准点,将枪向右倾斜45度,或者将枪向左倾斜180度时打得最准。盒子炮的枪管很长,瞄准基线也长,所以打熟了之后只凭手感略微瞄准就可以打得很准。

    郝存义本人就可以用盒子炮击中二百米外的高梁杆,也同样可以打下空中飞的鸟,当然这需要对鸟飞行的轨迹进行预判。不过郝存义在看了霍小山用弹弓打鸟的表现后,知道霍小山是一个有着罕见的射击天赋的人,至于以后他的枪法能练到什么样地步,他也不敢肯定,毕竟他可不是那掐指神算。

    霍小山听得也很细,虽然不能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