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挫败感十足的苏联专家(第二更)

    第一百五十三章 挫败感十足的苏联专家(第二更) (第2/3页)

程度。

    可是现在,这些苏联专家一个个眼睛瞪得差点眼珠子没蹦出去,嘴巴张得差点都能塞进个拳头,甚至还有的不由自主的站起来,拿着手中的望远镜拼命的看着14.5mm高射机枪的每一个细节,那劲头比傍晚偷~~!~~窥毛妹洗澡还要专注。

    原因无他,实在是中国自研的这款14.5mm高射机枪整体结构太紧凑了,从枪管到枪身,再到射手的射击战位,整款枪械呈现出一种比例协调的修长美感,可谓是不多不少简洁明了,可也正因为如此,这些苏联专家才会如此惊叹。

    因为他们很清楚大口径枪械的后坐缓冲机构可是个庞大的系统,往往比之枪机还要枪机还要复杂,因此这种机构想要做得简洁明了是相当困难的,就算有几个结构紧凑的后座结构,但其细小的零部件也是浩如繁星,生产加工起来相当复杂。

    可眼前的中国产14.5mm高射机枪,枪身并不大,包裹的也不是很严密,机匣上还残留着铆接和焊接的痕迹,而这种机匣加工的方式通常承受不住大口径枪械所释放的强大高压,但中国的14.5mm高射机枪却偏偏用了这种机匣加工方式。

    那便证明其内部后座缓冲机构不但简单巧妙,而且可靠性极高,其对后座里力的吸收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不说别的,眼前的这款枪打了这么久,无论是枪身和下架都稳如泰山,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移动的痕迹!

    “哦,我的老天,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这么巧妙的机构,连苏联国内的枪械专家都做不到!”

    “真应该让那些待在莫斯科的老家伙们过来看看,导气式自动原理一样能应用到大口径枪械上!”

    “看到中国人的高射机枪,我只觉得这辈子都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在长久的震惊之后,便是比之枪声更大的议论声,这些苏联专家就好像开了锅的沸水,嗡嗡的惊叹、感慨乃至咒骂可谓是不绝于耳,没办法,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