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后的更大危险

    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后的更大危险 (第2/3页)

唐军骑兵,又欲再度尾追而来,很快就迫近了桥头。

    “快!迅速堵住桥头!万万不可让唐军过桥!”

    金声桓急得一脸紫涨,额上青筋暴跳,他冲着一众散乱的溃兵,近乎声嘶力竭地叫喊起来。

    其手下最为精锐的亲随军兵,也意识到了现在的极度危险。故他命令方下,便有大批的身边精锐步兵,又喘着粗气,快步跑去填阻那桥梁入口。

    算是金声桓运气好,他的一众亲随步兵在几乎把肺跑炸之际,跑到了浮桥入口处时,那唐军骑兵也刚刚冲到了桥梁对面。

    见到对面的敌军步兵,已紧急摆好架势堵塞了桥梁另一头的入口,唐军骑兵们见到失去了突击的良机,他们不得不纷纷在桥梁口勒住马蹄,暂停了进一步的冲击。

    此时,唐军与左军的战斗暂告一段落,远处的黄州城,已被唐军堵住四门,围得严严实实,连只苍蝇都跑不出来。而好不容易才匆匆列阵的左军,与河岸对面纷涌过来的唐军,隔河对峙。

    很快,后续的唐军援兵一路疾行,快速逼进,几乎在一柱香的时间里,就迅速地抵达了巴河对面,然后就地排开列阵。

    金声桓看到,这唐军战阵一路急赶而来,竟然可以大致保持严整阵型,隔河列阵摆好后,更是十分地严整有序,丝毫不留任何破绽,足见其军律严厉,久历战阵,不由得又让他在心下吃惊不已。

    金声桓心下长叹,却又拿出千里镜,仔细观察巴河对岸的唐军战阵,究竟是如何陈列。

    他惊讶地看到,巴河对岸与自已隔河对峙的唐军,虽然看上去,总兵力比自已约少近一半,但其所排成的阵型,却是一个宽度几乎与已方相等的一字长蛇阵,近万名盾兵一字排开,那镶着两排锐利尖利的大盾,有如一道临时筑立的钢铁之墙,在时近中午的艳阳下,闪着凛凛寒光。

    而在盾兵之后,则是密密麻麻的枪兵,他们在这盾兵筑成的钢铁墙上,在每面盾牌的上方,都搁有一根寒光闪烁的4米精钢长枪,有如蓄势待发的毒龙,阴狠地等到着对面越走越近的猎物。

    唐军枪兵足有三层,可以确保有足够的兵力填补损失,整个阵形十分严整,充满了凛凛杀气。

    而在枪兵后面,是大批手持震天雷的唐军辅兵,这些未着盔甲的辅兵,其实是唐军杀手锏般的存在。他们每人腰间挂着十多颗单手震天雷,看似无甚攻击力的他们,其实却是唐军最大的秘密武器。因为,只有尝过唐军这单兵震天雷威力的敌军,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厉害。

    此时,在整个唐军枪盾战阵后面,则是分列着已从桥头撤回的两部骑兵。整个战阵的左右两边,各有一部重甲横行队员,以这两股部队,来保护侧翼安全。

    只不过,他们的阵型中最显眼的,还是最前面处,那从甲乙两营精选而出,多达近六千名,正呈前后两排的队式站列的火铳手。

    这些火铳手,简单地排成了前后两排一站一跪的模式,却是极为严整肃杀,充满了一种无可言说的凛凛之威。

    总地看来,对岸的唐军战阵,有如一架精密组合的战争机器,极其有序又丝毫不乱,却有一种极为凛厉强烈的威压之势,让对面的左军感受到了无形而巨大的压力。

    很快,令金声桓感觉更加郁闷的事情出现了。

    那就是,自家那仓促摆阵的战阵中,那前军阵脚,随着对岸唐军的不断迫尽,在隔着一道横江的情况,竟开始下意识畏缩后退,让整个阵型出现在了一阵混乱。

    见到这般情景,金声桓紧紧咬着牙,脸上横肉条条颤动,脸色亦十分复杂难看。

    靠,没想到唐军的气势,竟到了如此地步!

    “传令全军,不要慌张。”金声桓环视自家这些惶惶不安的部下,大声喝道:“唐军兵力与我等相比,少了近半,又有这巴河远隔,只要我们能守住浮桥,有何可惧!纵然我军现在疲惫,士气不高,但完全可以凭河水之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