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无助

    第一百一十章 无助 (第2/3页)

自已的战兵相差太多。这些人,打打顺风仗,做点牵扯助阵之类工作还行,真要正面与鞑子硬碰硬,怕是难于指望。

    而按那两名骑兵的说法,鞑子有三千多人,就算在这场与祖大乐部的遭遇战中,折损了两三百人,尚有近三千之众,接近自已战兵数量的三倍!

    李啸确信,若是自已的战兵与三倍之众的精锐鞑子野战,恐是必败无疑。

    李啸军现在的唯一的选择,便是守堡战。

    只不过,这样的守堡战,同样十分困难。

    金家堡庄堡与大多数北地边堡一样,孤零零地矗立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由于长期天旱,护城壕早已干涸多时,里面堆满了垃圾与尘土。对于这样的城堡,鞑子可以四面围攻,而自已兵力捉襟见肘,若要四面分散而守,怕是相当艰难。

    可见,现在自已要做的,便是紧急派出求援人员,从他处军堡紧急调派援兵,若这金家庄堡的守堡兵力充足,这场战斗,尚是可为。

    只是,想从他处调兵,有这么容易么?

    次日天色刚刚放亮,一夜未曾睡得安稳的李啸,立即起床,随即匆匆用过早饭,便召集一众军将紧急议事并下达军令。

    李啸首先把自已对鞑子的猜测告诉众将,让他们知道,鞑子下一个目标,便是自已的金家庄堡。

    各名将领皆是大惊,只是听了李啸的仔细分析后,各人都认识到,这批鞑子,却是与找自已寻仇的。

    李啸随即向各名将领传达了,因为敌众我寡,故不与鞑子野战,并坚决守堡作战的意图。

    各名将领对李啸的观点,纷纷表示赞同。

    在这样敌我战力悬殊的条件下,还要逞英雄与鞑子野战,怕是只有那些能召唤飞机坦克大炮的主角才会这样选择吧。

    家丁队长金大奎亦叹道:“这些鞑子,野战着实厉害,我军1000军兵凭河固守,竟在短短一个时辰内便全军溃灭。依在下看来,若要与鞑子野战,当需有数倍之精锐兵力,方可与之抗衡。若是没有足够的军兵人数,守堡作战实是唯一之选。”

    金大奎说完,甲总总长田威问道:“大人,却不知还有几日,鞑子便会攻来?”

    李啸沉吟了一下,说道:“依本官看,最快三天,最迟五日,鞑子便要攻来。现在,本官估计他们已渡过南河北岸,正在将河边树木砍伐制作攻城用具,待攻城工具制作完毕,鞑子大军,定会全力向我金家庄堡进攻。”

    李啸的话语,让与会各人呼吸都不觉粗重。

    李啸看得出来,这些将领,都在极力控制不让自已表现出紧张的情绪。

    这个明末年代,这些鞑子在双方都是冷兵器状态下的野战搏斗中,其战力堪称顶级。缺粮少饷训练不足士气低迷的普通明军,根本不是其对手。

    见众人无甚异议,李啸咳嗽两声,便开始下达军令。

    “金大奎!”

    “在!”

    “金队长,现在小白阳堡处,还有辽东军兵多少人?”李啸问道。

    金大奎一愣,赶紧说道:“禀大人,当日我辽东前锋营军兵共三千人,随祖总兵祖佥事二将南下宣府镇入援。在全军抵达小白阳堡后,那指挥使杜诗,派祖佥事率一千军兵前往雕鹗堡守卫,小白阳堡中,只留有2000辽东军兵。昨日,在南河南岸一战中,1000辽东兵马尽皆折损,故现在小白阳堡内,只有1000名辽东军兵驻守堡中。”

    李啸点点头道:“金队长,本官令你立刻派手下骑兵,分别前往小白阳堡与雕鹗堡两处,请其速派援兵增援我金家庄堡,此事关系重大,十分紧急,请金队长万勿推脱!.”

    金大奎起身,向李啸拱手大声言道:“请大人放心,在下亲自前去求援!”

    金大奎刚刚出发,一旁的田威问道:“李大人,现在这龙门卫处,尚有三岔口堡、龙门关堡等其他军堡,为何大人不去其处求援?”

    李啸轻叹一声,说道:“此事本官早就想过!我等乃是外地客军,与那些宣镇守堡军将素无交情,想让别人派发援兵,哪有那么容易!若徒然去求,只恐自取其辱。本将思来想去,唯有这两处军堡,因为皆有辽东军兵在其处,且我等亦算卫指挥使杜诗大人的临时属下,故有可能求其派得援兵过来。”

    众人一时间,皆是沉默无语。

    他人知道,李啸所说乃是事实,明军内部派系十分复杂,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相当普遍。而在当地军兵与外地客军中,亦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利益冲突,若无上级调控,想指望这些宣镇本地军兵向自已伸出援助之手,绝对不可能。

    李啸接着下令,堡内战兵,由田威与段时棨两人总体负责,需加紧训练,务必让各人武艺愈发精进。

    田威与段时棨两人,同声应诺。

    李啸随后又安排,着管毅与安谦二人,于这三天内,带领全堡的辅兵与所有能干活的百姓,把金家庄堡墙外,那早已干涸变浅的护城壕,重新挖深挖宽,同时在壕底埋下由张铜柱等铁匠制作的尖锐铁签,布好后,再在面上用浮土与草席覆盖,作为掩饰,从而把护城壕作成一个环城而过的大陷井。

    李啸强调,如果完成了这项工作,尚有时间的话,则在护城壕外,再挖上许多深坑,坑中亦是多埋铁签,以尽力延迟敌军的进攻速度。

    总之,在兵力不足的现状下,尽量利用地利,是现在必段采取的步骤。

    管毅与安谦两人,亦一同应诺,并向李啸保证,会尽力做好这项任务。

    接下来,李啸交待后勤队的陈猴子,令他这几天,充足供应军兵们的粮食,以每人每天四斤米粮的标准,让各人吃饱,以便有充足的体力应战。

    另外,为应对可能会出现的长期围困,还要让后勤队带上堡内所有的四轮马车外出,务必尽力从汤泉河处备足军民用水,以及从边界山上,尽量多挖些煤块回来备用。

    对于李啸交待的事情,陈猴子连声答应下来。

    李啸安排完毕,金家庄堡内立刻忙开了。

    站在堡门望厅上的李啸,看着那些辅兵与百姓,扛着铁锹,担着簸箕,沿着那环堡而过的护城壕,挖土运泥,填埋铁签,到处都是沙尘滚滚人声喧哗,却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样子。

    而在堡内,全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