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达沈阳

    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达沈阳 (第2/3页)

生。我遂拜他为师,吃了唱曲弹琴这碗饭,而自沈阳流离到锦州,已有近二十年了。”听到这里,陈子龙一脸同情不忍之色,发出一声长长叹息。

    周元忠继续说道:“后来,因为我的小曲唱出了名,被锦州最大的酒楼锦华楼相中,这座酒楼,多有高官贵戚在此饮宴,在前年之际,辽东巡抚方大人,见我唱得口齿清楚,声情并茂,便生了爱才之心,招我对谈。由于我应答得体,态度从容,方大人对我更是欣赏,故此,常来酒楼听我唱曲。直到前些时日,方大人专门招我入府,嘱我以和谈要事相托,我初时颇为犹豫,以为自身才能不足,又是眼盲之人,便欲拒绝。后听得方大人说,正是要我这样外形不出众之辈,才能正好不显山不露水地去与清廷和谈,况且,若能稳住清虏,我大明官军便可在国内从容剿灭流贼,然后再出兵北伐,收复辽沈,一雪当年丢城失地之恨。周某听到方大人言谈这般肯切,遂下定决心,出使清廷,以求为我大明谋得与清廷议和之机,得以休养生息,再图振作。”周元忠最后长叹一口气道:“这近二十年来,周某几乎每夜都会梦见死去的父母妻儿,想自已已是废人一个,不得为他们报仇,便觉心如刀割啊!若大明果能重新振作,夺回辽沈,则周某大仇得报,纵是死上一万次,亦可含笑于九泉了。”望着火光映照下,瞎眼的周元忠那满脸期冀的神色,陈子龙眼中不觉噙泪,他大声说道:“周乐师,放心吧,我大明人才济济,幅员辽阔,岂是清虏这蕞尔小国所能比!只要假以时日,定有重新中兴之时,到时扫清妖氛,宁靖宇内,却可把那些鞑虏与流寇,全部一扫而灭!”当天晚上,周元忠与陈子龙二人,聊到很晚方睡。

    众人在破庙中歇宿了一晚后,天色放亮便起身,全体人员复往东行。五天后,一行来到沈阳城外。

    待到了城外一箭之地,远远地便见沿着官道两边全是铁匠铺子,有大批的汉人铁匠正叮叮当当的打铁作业,打造盔甲刀剑马具等物,有一队女真骑兵,头戴红缨圆帽,腰悬大刀,背负长弓,在官道上来回巡逻,维持秩序。

    很快,他们发现正向东门行来的周元忠陈子龙等人。遂立刻迎将过来,两方人马甫一接近,那骑兵中,便出来一个帽镶顶珠,看似为首模样的壮汉,用不熟练的汉话冲着陈子龙大声问道:“兀那蛮子,你们是怎么来到盛京的?”听了这人这般盘问,陈子龙还未答话,一旁的周元忠已是大声喝道:“哼,我等乃是大明的使臣,前来见你们的清国皇帝,却是有要事与他相商。”这名壮汉闻言大惊,他上下打量了眼瞎的周元忠一番,以为他是在骗自已玩,脸上顿时涌起怒色,立刻翻身下马,刷地抽刀,怒气冲冲地大步行了过来。

    “兀那蛮子,你敢拿本爷来取笑,真是天包了你的狗胆,爷爷现在就结果了你!

    “清虏壮汉一声怒喝,手中雪亮的腰刀,作势便要朝周元忠头上砍去。

    “住手!

    “周元忠一声急喝,便迅速从怀里摸出文书,在空中抖了两下:“你且看清楚了,这是辽东巡抚方大人的亲笔书信,要我等直呈给你们的皇上的,你若杀了我等,误了两国大事,只怕担待不起!”壮汉的腰刀,顿时停在半空中。

    他用疑惑的眼,仔细扫了一下信封上的字迹,心中虽是犹然惊疑不定,却不敢真拿周元忠他们怎么样。

    壮汉略一沉吟,便插刀入鞘,喝道:“蛮子,没想到你这厮倒有些胆气。也罢,尔等究竟是何来头,到时自有官员来审你等,却是一问便知,不怕尔等逃了,且随我入城吧,我带你们去皇宫。”陈子龙一行人,在那辫子兵壮汉的带领下,直入沈阳城内,各人一路冷眼看去,只见街市上人群熙熙攘攘,端的是热闹非凡。

    大街上行人、小贩、南来北往的行商、还有那黑龙江流域的野生女真及其它部族之人,皆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