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笼络曹变蛟

    第三百章 笼络曹变蛟 (第2/3页)

你等若有幸去台湾,有大片肥沃荒田授于你等,田土产出,却比湖广之地,还要多得多呢。老丈若是不信,等有机会去了台湾,自可亲见,当会明白本官所言不虚也。“

    听了胡尚文以一脸憧憬之色地说完这番话,下面的一众村民百姓,顿是又喧哗骚动起来。

    “唉,若是台湾等地,真如大人所说那般,小老儿前去此地,倒也是最后一条出路了。“白老头一声苦笑:”那我等就听大人安排,前往山东而去吧。“

    胡尚文大笑道:“老丈果然深明事理,甚好!今天天色已晚,请各位乡民在本堡安歇一日,明天,本监抚便派出军兵,护送各位前往山东。“

    见到一众俘虏与流民,皆已被胡尚文说通,安和尚亦是满脸喜色。

    “胡监抚你个丫挺的,倒是说得入情入理,俺老安却是服了你这张利嘴了。“安和尚嘻笑了一番,便道:”那明天,本将便派出8oo护送军兵,连同范志骠送来的近二千名流民,一道送往山东铁龙城而去。“

    “嗯,尽早送去最好。毕竟若不停有他部明军送来俘虏与乡民,我军现存的香烟与银两,倒还怕不敷使用呢。需得赶紧再从山东运来方好。“胡尚文一脸笑容地捋须回道。

    于是次日一早,安和尚派出了5队枪兵,3队盾兵,押送这批多达近2万5千人的俘虏流民,前往山东而去。

    当然,在押送这些流民与俘虏时,安和尚与胡尚文等人,还是做了一番区分。

    那就是,那些流贼俘虏们,皆被用绳子捆成一长串,其中成年男性用粗麻绳捆牢,而那些流贼军兵家属,则用细麻绳捆缚,以免这些曾经作恶颇多之辈,路上生乱,或趁看守不严而逃跑。

    至于掳来的村民百姓,则未施捆绑,而是按每家每户归于一处,只由军兵看守。

    这些家园被毁,无处栖身的本份百姓,只要离开了随州当地,人生地不熟的他们,自然只能视李啸的猛虎军军兵为依赖,断不敢轻易离开。

    在一众押送军兵,押着2万5千名的流民百姓,刚刚进入河南境内之时,率铁龙营乙总军兵,驻屯在陕西西安府郃阳县城的铁龙营副营长莫长荣,亦是收到了大批的俘虏与流民。

    自到现在为止,象山东副总兵倪宠,副将左光先,马科等人,就先后给莫长荣带来了大批的俘虏流民,总人数加起来,亦有一万余人。

    陕西之地,自崇祯初年起,便争战不休,杀伐不止,大股小股的流寇肆虐纵横,故境内百姓已是大批减少,象在这西安府的乡野之间,已绝少有百姓自由耕种。残存的百姓,大部分缩在州县城池之中,苟延残喘。

    因此,倪宠等各部官军送来的,大部份皆为参加过流贼的俘虏与流民,却绝少象湖广那样,有从乡野各地掳来的百姓。

    莫长荣正欲将俘虏一并押送回山东之时,忽有军兵来报,说是援剿副总兵曹变蛟,刚刚击溃了流贼过天星部,俘虏了一万余名流贼军兵与家属过来。

    听了是曹变蛟前来,莫长荣脸上顿显肃然之色,立刻令军兵带路,他与铁龙营乙总监抚齐谟二人,亲去城外迎接他。

    莫长荣之所以对曹变蛟这般看重,其实,是缘由他在两天前,刚刚收到李啸的另一封飞鸽传书。

    李啸在信中告诉他,若有时为援剿副总兵的曹变蛟过来,需厚待之,除了给其流民银两外,另可支援一批刀剑盔甲给他,以及给他个人的一份贵重礼物。

    自辽东哨骑队时就跟随李啸的莫长荣,对李啸极其崇拜,言听计从。故在当下,便牢牢记住了李啸的嘱咐。

    虽然,莫长荣并不明白,李啸这般刻意拉拢曹变蛟,是为何意,但做为上级的李啸,既要自已这般做,自有其原由,莫长荣只需安心执行命令便是。

    而李啸之所以这般看重这个曹变蛟,却亦是因为前世所读的史书中,曹变蛟这样杰出武将的悲剧命运,让李啸十分感慨。

    曹变蛟,山西大同人,明朝名将曹文诏之侄,时年二十七岁,身怀勇力,武艺绝伦,少年即随曹文诏在军中效力,自入军伍,便一直与流寇作战,平定多次暴乱,很受皇帝的器重与喜爱。

    凭着一系列拼力打出的战功,他先后被任命为参将、副总兵、都督佥事、左都督、总兵官。时称曹文诏和曹变蛟二人,为大明朝的大小曹将军,两人皆是统兵有方,敢战敢为的杰出将领。在曹文诏于崇祯八年战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