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静海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静海 (第2/3页)

,率军溃退回清军本阵的豪格,在多尔衮面前,勒住马蹄,忍着右腿伤口上剧烈的疼痛,翻身下拜。

    “禀奉命大将军,唐军悍锐,士卒用命,又有数量优势,我军力不能敌,请大将军责罚!”

    豪格违心地说出这番话,心下的恼恨无以复加。

    耻辱啊!

    纵横辽东无敌手的八旗铁骑,竟会被这些唐军骑兵彻底打败。要知道,就算敌军的数量确实多了些,但以往与明军对阵时,这一众八旗精锐骑兵,莫说以一敌三,就是以一敌五,直至以一敌十,都是常见。而且战斗的结果,全部是明军彻底溃灭,惨败而逃。清军要做的工作,仅仅只是一路追杀,将逃跑的明军斩尽杀绝。

    这场败仗,堪称自八旗铁骑建立以来,第一次在大规模作战中的彻底惨败。自此之后,八旗铁骑战无不胜的神话,将会彻底消失了。

    望着向来与自已不睦,一直暗中与自已争斗的豪格,在自已前面几步外的草地上,颡伏跪,多尔衮心头,却并没有多少快慰的心情。

    如果要赔上世英名,如果要以这场让大清骑兵赫赫威名彻底抹杀的惨败,来换取豪格对自已这番言不由衷地求罚话语,多尔衮绝对不会同意。

    只是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

    多尔衮心头隐痛,努力控制的表情中,还是隐现了一丝狰狞,又夹杂着无可言说的痛苦。

    他极想立刻杀了面前这个败军之将,但他虽身为主将,却不能这么做。

    因为豪格是皇太极长子,又是安插在自已身边的监督者,这样的人,永远只能是自已名义上的下属,而不会受自已真正的统领。因此,自已当然不可能真的去处罚他。

    于是,脸上胡须颤动的多尔衮,在沉默良久后,还是缓缓地说道:“豪格,你此番战败,丢尽了我大清铁骑之颜面,实是罪无可遣。然为免临阵处罚大将,以致军心动摇,士气消沉,你此番战败之罪,权且记下,容你日后戴罪立功。且待返回盛京后,再行惩治!”

    “嗻!谢大将军法外开恩。”

    跪在地上的豪格,咬着牙,从喉咙中闷出这句话。

    多尔衮厌烦地挥了挥手,一旁的护卫,急急搀扶着受伤的豪格退下,随即令随军医官诊治不提。

    豪格退下后,阿巴泰与尼堪两人,脸色阴沉地走了过来。

    阿巴泰正想开口,被多尔衮伸手阻止。

    随及,多尔衮冷冷道:“此处人多眼杂,不是说话之处,二位且随本将入帐说话。”

    说完,多尔衮一撩披风,率先转头离去。

    阿巴泰与尼堪对望一眼,亦不多说什么,两人各自冷哼一声,随着多尔衮进入中军大帐。

    进得帐后,尼堪率先喊道:“睿亲王,我军破城在即,为何这般急令退兵,却是何缘故?!”

    听到尼堪言语不善,多尔衮冷冷地扫视了他一番,方道:“怎么,本将之令,你心下不服么?”

    “当然不服!这涿州城中,不过仅存三千来名明军还在拼死抵抗,连明军主将卢象升亦被我砍伤,已是奄奄一息弹指可毙。战至此时,我军攻打这涿州城,可谓须臾可下,几可立得!却为何在这般要紧之时,竟鸣金退兵,以至我4万攻城大军,不得不就此退出城去,以致功败垂成,倒是白白折了许多军兵与攻城器械!尼堪心下,着实恼恨得紧!”

    见尼堪毫不客气地顶撞起来,多尔衮亦是变了脸色,他从官帽椅上腾地站起,一双棱角分明的三角眼中投出的目光,有如两把尖锐的刀子,直直地戳着尼堪愤怒的脸上。

    “尼堪!本将乃是皇上亲任的奉命大将军,这如何作战行事,自是由我全权决断。你不过是本将手下一员副将,如何敢在本将面前,指手划脚,口吐狂言!你这这般顶撞,就不怕本将重重责罚你吗?!”

    听了多尔衮这语气凌厉的威吓之词,尼堪心下恼怒非常。

    年轻气盛的他,如何肯服,正梗着脖子欲与多尔衮相争,却被旁边的阿巴泰一把拉住。

    “尼堪,不可造次,大将军这般行事,自有其道理。他的军令,你身为副将,听令行事便是,又何需多问。”阿巴泰冲着尼堪斥责了一句,眼角的余光,却是瞥向了一旁的多尔衮。

    多尔衮如何会看不懂阿巴泰的眼神,他咬了咬牙,却是惨笑一声道:“饶余贝勒,你也是打仗打老了的老将了。怎么连这识时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