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从夔州去南洋

    第四百三十五章 从夔州去南洋 (第2/3页)

又算得了什么呢?

    全城的百姓,都在急急地打点行装,拖儿带女地,集中在城中广场上,准备等下一齐出发离城。

    此时,夔州城西门大街一条深巷内,乡绅富户旷知荣,率领着包括仆人在内,全家老小四十多口,跪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最后一次拜祭先祖。

    “一叩首,拜!‘

    “二叩首,再拜!”

    “三叩首,礼成!‘

    跪在最前面的旷知荣,三叩首后抬起头,脸上已是老泪纵横。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后旷知荣,特领全家,祭拜列祖先灵。今日,夔州几落于流贼之手,吾等有全家阖死之忧,幸得唐国公率兵来援,方全一城百姓之性命。此番得救,又岂非是祖宗显灵,以感唐国公之故乎?故知荣率全家老小以拜,谢祖宗救命之恩也……“

    旷知荣嘴中念念有词,一脸虔诚地望向一整桌,那镏金阳刻先祖牌位。

    今年的他,已经六十多岁,满头花白,他满是泪痕的脸上所显露的表情,却是既激动又迷茫。

    本来,上午他见到城头这般危急,老乡绅旷知荣,为免接下来受流贼侮辱,已给全家老小备好了毒药,准备在流寇入城后,便全家仰药自尽,不再受那刀兵之罪。

    却没想到,那有如天兵下凡一般的唐军,能及时来援,才让流寇的进攻功亏一箦,这才让包括他们一大家族人在内的整个夔州城中的百姓,得以保全性命。

    这便是旷知荣这般激动的原因。

    在这个血火连天刀兵交加的乱世,还有什么,能比把自已的血脉传承下去,更为重要的呢?

    只要人能保住,这宅屋、家具、钱银钱等等,就算皆无法带走,也真的不算什么了。

    只是,让旷知荣迷茫的是,他们离开夔州城后,将会被唐军安排到了遥远的南洋之地,去安家落户。从此一家人,就在那从未听说过的吕宋之地,永远的扎根发芽,再难回到故土了。

    只是,听说这吕宋之地,乃是南蛮之所,还未开化之地,却不知道,自已这一大家族前去,能在当地好好存活么?

    旷知荣呆呆在跪在祖宗的牌位前,久久不愿起身。

    这时,外面又响起了催促的号角。

    “爹,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出发了。“大儿子旷如钰的声音,低低地传来。

    旷知荣仿佛没听到一般,依然呆跪于地。

    “爹……“

    旷知荣一声长叹,两行老泪,又滚滚而下。

    “各位先祖!不肖后旷知荣无用,不能保全祖宗家业,不得续守宅亩店产,又不得不率全家老小,远离故土,流零南洋,以为存命之所也。来路如何,实是难知。余心之悲,何可言说矣。唯望列祖列宗,护佑子孙及全吾家族,知荣泣拜矣……“

    随后,他在又连磕了三个响头后,终于站起身来,率领着一大家族,扛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离开了旷家祖宅。

    从家门口,走到巷子的尽头,旷知荣一步三回头,眼中的热泪,又是滚滚而下。

    到了广场上,等在这里的百姓,已是叽叽喳喳谈成了一团。

    “喂,刘老四,你知道不?咱们现在要去的南洋,好象已是唐国公治下了,叫什么吕宋省,苏禄省什么的……“

    “咳,老四我早就知道了,我侄儿刚刚在秦将军处打探清楚了,唐国公在南洋之地,共建了四个新省,叫什么台湾省、吕宋省、苏禄省和棉兰老省,却是地域广大,土地肥沃,又极缺人手呢。我听人说,在当地种稻,可以一年三熟呢。“

    “是吗?那我们每家每户前去,却可分多少田亩?还是只能给当地大户作佃呢?“

    “怎么可能去作佃呢?我听说,只要到了南洋,那每家每户,皆可分得10亩田土,若在当地,哪怕一年只种两季的话,一年之中,也可产出40到50石稻谷呢。这样一来,一家老小安稳活命却是断然无忧啊。“

    “那就好,有田种,有土分,咱们去南洋的生活就有盼头了。总比在这里,天天担惊受怕,不知何时就死于流贼之手,要强太多啊……“

    听了旁边的百姓的议论,旷知荣心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