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联合楯车

    第五百一十七章 联合楯车 (第2/3页)

这几天十分安静,完全没有任何攻城的态势。

    李定国原本以为,被炸毁了火炮的清军,很可能会恼羞成怒,在第二天天亮后,就会急急开始攻城,以报唐军夜袭之仇,却没想到,整整六天过去,清军一直没有任何攻城的动静,只是继续把内城重重围困。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清军不想攻城,只想这样长期围困下去,把自已这部兵马,全部在内城中困饿而死吗?

    只是,这内城中,尚有可支一年的粮秣,自已这部兵马,岂是那么容易可以耗死的。

    再说了,现在天气越来越寒冷,这几天虽未再下大雪,但滴水成冰,当日的积雪一直未化,清军再在这里呆得越久,后勤供给会越来越困难,士气也会越来消沮,想要攻打这防备周全的内城,将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

    李定国一时间有些糊涂了,清军超出常理的行为,让他那敏锐的脑袋,颇有些转不过弯来,不过,饶是如此,李定国依然下令,全军密切注意清军动向,切实做好守备工作,严防清军突然开始攻城。

    直到第八天上午,清军阵中,才骤然响起隆隆的战鼓声,以及连绵刺耳的天鹅号声。

    沉寂了整整七天的清军,终于开始对海参崴堡内城发动进攻了。李定国惊讶地看到,在战鼓与号音的催逼下,无数的清军,推着许多个怪模怪样的奇异物体,正从鞑子阵中推出,呈四面包围之势,向整个内城四面城墙,缓缓推去。

    看到这些古怪的东西,全体守备唐军,皆满是惊愕之情。靠,几天不见,清军搞来了什么玩意。

    随着鞑子们越推越近,守城的唐军,终于看清楚了清军推来的怪东西,究竟是何模样。

    他们看到,这外型古怪的东西,是鞑子用四个楯车,两头两尾拼装在一起,中间空了大块空地,用来躲人在里面。

    在这拼合而成的楯车上面,则是钉了厚厚的木板,木板上又蒙了牛皮与湿被,整个东西,从整个外观上看去,倒有点象后世的汽车一般。

    “这狗入的鞑子,做出这些玩意,究竟搞的什么名堂?”副将祖宽看着清军越推越近的这些东西,脸上是十分讶异的表情。

    在守城的唐军十分讶异之时,在清军阵后,多尔衮却是一脸得意之色,向皇太极邀功般地说道:“皇上,你看,臣弟设计的这联合楯车,由四辆楯车合在一处,可比单辆楯车藏更多的军兵,也能更好地防备攻城士兵。皇上你看,这联合楯车上面,因为蒙了牛皮与湿被,唐军若用手掷雷来攻,则可被表面的牛皮弹开,使得手掷雷的爆炸威力大幅减少,而唐军若射弩箭,由于联合楯车防御面积更加扩大,且因为多铺了厚木板之故,使得唐军的弩箭,哪怕在近距离内,亦无法射透,故可大大减少我军士兵的伤亡。”多尔衮顿了下,便脸现狠色道:“只要我军能用这联合楯车为掩护,一路攻到海参崴堡的内城之下,再发掘墙底,填埋炸药,用炸药把城墙炸塌,我军再一举上攻,这内城当不难破矣!”听完多尔衮这番洋洋得意的叙述,皇太极脸色亦是大为舒展,他点头道:“老十四,你这联合楯车之计甚好,若内城果破,汝当记首功!”

    “谢皇兄。”多尔衮脸带喜色,立即拱手回道。(下面为防盗,稍后替换)高拱,字肃卿,河南新郑人。

    《明史》说他

    “才略自许,负气凌人。”属于那种牛皮烘烘的人,做他的同僚或下属,基本上会觉得不太舒服。

    他是张居正的前辈,曾经他做国子监祭酒时(最高学府的校长,正四品),张居正在他手下做司业,隆庆帝还是裕王时,两人都是裕王府邸的讲官。

    应当是彼此熟悉,知根知底。张居正,字叔大,湖北江陵人。《明史》说他

    “勇敢任事,豪杰自许”,和高拱一样属于那种敢为天下先、性格刚硬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