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李耕

    第七百零七章 李耕 (第2/3页)

台的应该就是李耕。

    能早上台并不代表能早成名,相声艺人成名立腕这种事情太没谱了,三分能耐六分运气再加一分的贵人扶持,连何向东对这种事情都没把握,更何况别人呢。

    但是李耕这小子是最先闯到何向东心里了,其他学员虽然天赋都不错,可是都没怎么学过,这小子已经是一块半成品的璞玉了,就差没开光了。

    今天何向东到了研习社里,郭庆正领着一群孩子在教室里面打快板呢,郭庆的快板功夫非常扎实,这一块一直是他负责的。

    何向东在门口默默看了好一会儿了,这就能看出区别来了,李耕是练过的就是不一样,他的快板已经打的很有范了,而且一看就是走的高派的路子。

    快板三大门派,高王李,高派是高凤山先生所创,这一派非常板正,讲究正大光明,气势磅礴,而且唱快板时咬字清晰,调门极高,薛果就是高派传人,他师爷就是高凤山先生。

    王派则是王凤山先生所创,王凤山先生调门低,所以他走的是非常俏皮的路子,唱快板非常灵活,非常俏皮,趣味十足。

    李派则是李润杰先生,李润杰先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创造出了快板书这个快板门类里面的艺术分支,他是在数来宝的基础上结合了山东快书还有西河大鼓等曲艺创造的,用快板的形式来说故事。但是注意快板书和竹板书不是一回事,这是两门不同的艺术。

    南字科里面其他学员的快板就不怎么样了,毕竟没学过,包括陶方白,他也就是个票友,仗着自己文化水平高,能写相声本子,在北大也闯出名气来了。

    实际上他的水平也就跟那些混迹在电视台上的某些主流相声演员差不多,或许还是陶方白更强一点,原因很简单,因为陶方白自己会写本子啊,那些人又写不了。

    陶方白的基本功还是很薄弱的,对相声这门艺术的钻研也是很不够的,所以需要从头开始学,一点点打基础。

    何向东在门口默默看了好一会儿了,等这些人打完一段儿了,他才说话:“李耕,出来一下。”

    李耕微微一愣,便赶紧抓着快板出来了。

    其他学员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