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银行家的私房话

    第三百四十七章 银行家的私房话 (第2/3页)

都没有拖欠一份工程款,建委的领导都夸过几次,”黄行长摇头,“我们几位副行长都主动亲自登门推销,他们都一点也不感兴趣,”

    “我觉得嘉盛布局得特别好,两千多家便利店,平均每天收进来的现金,至少高达300多万,还有它的快捷酒店和五星级酒店,再加上同样连锁的婴幼儿用品和丝绸制品专卖店,还有其它的装饰公司、物流公司、家具公司、食品公司……,还有近来很热的传媒公司,”一位总部的员工扳着指头数,“加起来,最保守的估计,每天账上能增加至少600万现金,一个月就是近两亿!”

    “不不,你遗漏了不少,而且严重低估,”黄行长反驳,“另一家上市公司,汽车网你就没算进去,那一天收到的广告费用也不是小数目,对吧,”

    “还有其实也算嘉盛集团的老家味道面馆、上海的锂电池园区,以及首都的那家神奇工坊,虽然名字怪,但那也是一家效益非常好的公司,现在每月出口上万台电动车,那就是500多万美元,还有香港的那家非常成功的杂志社,”

    “所以,随便加加,他们一天的现金收入,1000万都是往少里说,你说我说得对不对,王主任,”

    “1000万至少是有的,”王主任点头,“所以,那位小冯先生的首富名头,还真的是名副其实,”

    “我有些想不通,嘉盛集团短短的这几年,就扩张得这么快,是哪里来的资金支持?”一个年轻人有点好奇的问。

    “我们只管审查嘉盛的现状,这些问题,不要去操心,”王主任说了手下一句。

    对现在的很多创业者来说,这个问题,一般都非常敏感,是不可言说,也不好言说的问题。

    “我没有其它的意思,就是有点好奇,”

    “那最好把你的好奇放在心里,”王主任看了那个小年轻一眼,这个问题,是好打听的?还是太年轻。

    看那个小伙子有点讪讪的,黄行长打圆场,“其实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一些,大家都知道,现在嘉盛自己的造血功能非常出色,一般的项目,他们确实不需要融资,”

    “至于初创期的资金,我们可以确定,都是来自内地之外,准确的说,大部分来自香港的外资银行,而且都是美元,呵呵,当初为了成为嘉盛的开户行,我们几家可是都下了不少力气,”

    “香港?”王主任想了一下嘉盛大规模扩张开始的年头,好像有点明白。

    “对,”黄行长明白他在想什么,笑着说,“他那一年休学了一年,”

    “果真如此?”王主任追问。

    虽然有这个可能,但他真的有点不相信。

    “真的,”黄行长笃定的说。

    为了嘉盛这个客户,他们银行同样下了不少功夫。

    “他应该一直在投资,我们认为,他去年在硅谷的大笔投资,应该也是来自于资本市场,”

    “还真是奇才啊,”王主任感慨的说,“看来他即便不经商,也能成为一个世界顶级的交易员,”

    “那绝对是,”黄行长说,“所以啊,是我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