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对牛弹琴

    第一百八十四章:对牛弹琴 (第2/3页)

沉声说道:“一介平民,最好莫要擅自干涉两个大国的军国大事……你们以为,似你们这般手段让本王将那些城池吐出来,你们楚国的决策之人,真敢收么?”

    开玩笑,《魏楚停战正阳和约》都已经签了,此时两个楚人用这种挟持、威胁的方式,胁迫赵弘润归还那些城池,楚国敢收?

    若楚国真敢收下,那他赵弘润绝不会善罢甘休!

    当然了,楚国绝不可能愚蠢到收下以那种方式抢回来的城池,毕竟那意味着楚国背信弃义,罔顾《魏楚停战正阳和约》,那么,楚国信义丧尽,日后,再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与楚国签订任何形式的和约与条约。

    换而言之,楚国的邦交手段将彻底被冻结,相信无论是楚王还是楚国的权贵、官员们,都不敢拿这种事开玩笑。

    可问题就在于,对面这两个巫女只是一般楚国平民,她们天真地以为,她们用这种手段威胁他赵弘润归还那十八座城池,这是在帮助楚国,而且她们对于这个想法深信不疑,这就有点要命了。

    或许有人觉得,既然《魏楚停战正阳和约》已经签注,赵弘润为自己性命考虑,假意答应这对姐妹的要求,提前将城池归还楚国,这也没什么大碍,相信楚国还是会信守承诺的。

    事实上这种结论,是非常想当然的。

    首先,赵弘润当初与暘城君熊拓谈妥,在开春后,在楚国交割那些抵偿赔款的珍珠、玉石、漆器等交易物之后,赵弘润才会将那些城池归还给楚国,并徐徐率军退出楚国。

    原因在于什么?

    原因在于赵弘润也需要时间,将这片土地上的楚国平民们迁往魏国。

    那二三十万楚民,甚至是比这个数字更多的楚国平民,那才是赵弘润最看重的『既得利益』,远比那总共『三百多万』价值的赔偿物更重要。

    要知道,三十万楚民,这相当于他们魏国二十分之一的国民人口,相当了不得。

    而眼下,因为寒冬天气的关系,大雪封路,绝大多数的当地楚民还未动身前往汝南,或者直接前往魏国,这个时候让赵弘润将城池归还楚国,这岂不是让赵弘润最大的盘算落空?

    想他费了多少气力,才让暘城君熊拓说出『有本事你将他们全杀了』的这句话?

    在暘城君熊拓等人完全没有考虑到他赵弘润打算将那批楚国平民迁往魏国的情况下,提前想办法堵死了熊拓日后针对此事的说辞,如今你要他赵弘润提前归还那些楚国城池?

    妄想!

    毫不客气地说,若不是为了那三十万楚国人口,赵弘润根本不会答应黄砷那区区『一百四十万』的战争赔款。

    另外还有一点。

    那就是,虽然如今《魏楚停战正阳和约》已经签署,但不可否认,赵弘润与熊拓对彼此仍保留有一定的警惕心。

    尽管他们很清楚对方绝不会敢在这种时候再做出什么违背和约的事来,但不能否认,这段和平期间是相当敏感的。

    简单地说,赵弘润不能无端端地调动兵力,比如,为了归还某座城池而撤走军队什么的。

    此时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刺激到暘城君熊拓那绷紧的神经,一旦被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