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按部就班

    第二百八十八章:按部就班 (第2/3页)

    不过相比较而言,还是如何打造相应长度的铜柱这个问题更加困难。

    要知道,博浪沙的沼泽地,底部并非平整一块,有的地方陷得深、有的陷地浅,因此,使得熔炼铜柱变得极其困难。

    这个难题,哪怕是到最终也没能想出最佳的办法,冶造局的工匠们只能选择借鉴楚国熔接铜的工艺,对那些陷落较深、高度不够的铜柱采取顶部熔接。

    大时代的工艺水平限制,使得冶造局只能采取这种最笨的办法。

    但不管怎样,博浪沙工程总算是步上正轨了。

    而这个时候,赵弘润则带着王甫等冶造局的官员与工匠们,来到了位处于大梁南侧的祥福港。

    祥福港也是赵弘润设想蓝图中的重要港口,它与博浪沙的区别仅在于面向的水域不同。

    倘若说博浪沙河港的面向水域主要是大河(黄河),那么祥福港,它则面向颍水水域。

    而在博浪沙投入建设的同时,冶造局与工部也同样对祥福港展开了扩建。

    是的,祥福港本来就是大梁附近唯一的重要河港,当初户部支援鄢陵的物资,也几乎都是在这座河港搬运上船,随后运往鄢陵。

    据目测,祥福港总共有四个船坞码头,可同时让八艘船只停泊,或者搬运物资,论规模并不算小,但即便如此,赵弘润仍然不满足于它的规模。

    毕竟以往停泊在此的船只,皆是那种长度不过五六丈(一肃丈约等于两米)的船只,这即是户部辖下掌管输运的仓部所普遍采用的运输船,而在见识过楚国那种长达十余丈的大运输船后,原先魏国那种五六丈的小船,在赵弘润心中早已被淘汰。

    “殿下请看。”

    冶造局的局丞王甫将赵弘润带到了祥福港的一座船坞码头附近。

    只见这个船坞码头此时已被封锁起来,许许多多冶造局的工匠们在这里正在打造一艘长达十余丈的运输船。

    只见这艘大船,设计风格明显有区别于魏国的船只,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仿造楚国战船所打造的运输船,毕竟当初赵弘润将那些从陈县缴获的战船运载满粮草送还给暘城君熊拓时,曾特地扣下了两艘。

    至于目的,看看如今眼前这艘仿造楚国战船所打造的运输船,也就不言而喻了。

    “吃透了么?楚国的造船工艺?”

    望着眼前那艘已建造完龙骨底座,正在铺设船舱板的运输船,赵弘润询问身旁的王甫道。

    王甫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我等已照着那两艘船的实物画出图纸,乍一看仿佛挺明了,但事实上,有些船只上的部位,我等还未弄清楚究竟为何楚人那样设计……”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大叠楚国船只的图纸。

    赵弘润拿过一张总体图纸瞧了几眼,只见绘于图纸上的,那已不是一艘原本意义上的方头船。

    所谓的方头船,便是魏国如今普遍采用的船只设计,船只的首位两端是方的,从鸟瞰看仿佛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形状。

    可楚国的船只,却已抛弃了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