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沈彧的决定(二)

    第556章:沈彧的决定(二) (第2/3页)

屡次跟随赵弘润南征北战,多少已有些掌兵的经验,但这种自行摸索得来的经验,终归不如由百里跋、司马安、朱亥等大将军亲自口传身授。

    或许,这次沈彧受伤,对他以及对赵弘润而言,未免不是一个转机。

    沈彧说的没错,赵弘润平日里并不缺少护卫力量,他真正缺少的,是在战场上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

    而如今赵弘润麾下的将领们,能够独当一面的究竟有几人?

    数来数去,恐怕就只有鄢陵军的大将屈塍而已,至于商水军的伍忌,虽然武力不俗,但轮到用兵,却还无法独当一面。

    更何况,屈塍此人野心颇大,并不像伍忌那样对赵弘润忠心耿耿,沈彧对此人并不是很放心。

    因此,沈彧决定借这次这个契机,专心学习统兵,尽早成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如此一来,日后赵弘润也能轻松一些,不必巨细无遗地过问所有的事。

    而听到这里,卫骄总算是释怀了,上前在沈彧胸口锤了一记,笑骂道:“你这家伙,干嘛不早说?”

    “你几次三番打断我,还怪我?……你这家伙,再动我伤口,我还手了!”

    又被卫骄锤中胸口伤处,沈彧痛地龇牙咧嘴,捂着胸口一个劲地揉着。

    天见可怜,他可是被陈宵用剑刺入胸口深达半寸,偏偏卫骄三番两次打的都是这个位置,沈彧很怀疑是不是这厮故意的。

    卫骄嘿嘿笑着,举着双手退后两步。

    见此,赵弘润笑眯眯地询问沈彧道:“那你想到好去处么?”

    “此事卑职还在犹豫。”沈彧闻言苦笑道。

    要知道,驻军六营中,撇除宋国降将南宫外,有五位大将军。

    其中,南燕军大将军卫穆,既非宗卫出身,且与赵弘润与也没有什么交情,因此排除在外。

    于是就只剩下浚水军的百里跋、砀山军的司马安、成皋军的朱亥,以及汾陉塞军的徐殷。

    这四位大将军,皆是宗府的宗卫出身,并且与赵弘润也有交情,相信沈彧向他们请教统帅兵马的经验,这四位大将军都不会拒绝。

    问题就在于,选择哪位大将军作为老师更好呢?

    要知道,这四位大将军为人处世以及统帅兵马,都是各不相同的。

    比如浚水军的百里跋,这就是一位凡事顾全大局的大将军,且为人也和善;但轮到用兵与训练军卒,最出众的则是砀山军的司马安。

    遗憾的是,司马安也是最难相处的,再者,司马安的教导方式,可能也存在问题。

    倘若沈彧前往司马安处请教,很有可能司马安会带着沈彧到宋地去围剿那些对魏国朝廷有愤恨之心的宋人叛军,可能手段会非常残酷。

    因此,沈彧也担心自己会受到司马安的影响,变得嗜杀、排外,毕竟司马安在这方面非常出众,看看他麾下的砀山军就明白了,一个个都被司马安洗脑了,对外族毫不留情。

    于是,沈彧只能遗憾地排除了司马安这个作为老师的人选,毕竟他清楚自家殿下的宏图伟略,受赵弘润熏陶,沈彧亦认为,要使他们魏国强大,单单靠魏人是不足够的。

    “要不,成皋军的朱亥大将军?”

    卫骄向沈彧建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