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身陷险境

    第924章:身陷险境 (第2/3页)

十万军队经过这片土地,天门关一带的韩军怎么可能没有一丁点的动静呢?

    而如今,这份怀疑已经变成了确凿的判断:他中计了。

    猛地一挥手,赵弘润正色说道:“撤!全军撤回……”

    可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只见在他临时搭建的帐篷内来回走了几步,摇摇头说道:“不……不能撤。”

    看着前言不搭后语的的自家殿下,诸宗卫们心底都有些迷糊:那到底是撤还是不撤?

    “不撤兵!”

    可能是猜到了诸宗卫们心中的疑惑,赵弘润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将屈塍、晏墨、公冶胜,以及伍忌、翟璜、南门迟这六位将军找来,本王有话要说。”

    “是!”诸宗卫依言退离帐外。

    片刻之后,六名商水军与鄢陵军的将军们迈步走入帐内,向赵弘润抱拳行礼:“拜见肃王殿下。”

    赵弘润点点头,招招手说道:“都坐,坐下再说。”

    六位将军抱拳逊谢,随即分列于左右两排,因为这是一座临时搭建的帅帐,帐内的设施非常简陋,因此这六位将领皆原地坐下,等着赵弘润发话。

    见此,赵弘润在略一沉吟后,语气凝重地说道:“刚刚得到的消息,十月初六这一日,南梁王在进攻天门关时吃了败仗。”

    听闻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在场的诸将不禁有些茫然,随即,这份茫然变成了震惊,变成了难以置信。

    众所周知,南梁王赵元佐乃是眼前这位肃王殿下的三伯,此人谙熟兵法、善于用兵,绝对称得上是魏国国内屈指可数的善战名帅。

    据诸将所知,南梁王赵元佐作为当年前代东宫太子『康王赵元伷』的拥趸,曾鼎力协助后者与魏天子争夺魏国君王之位,致使引发了大梁内战,使得当时魏国最精锐的『顺水军』与『禹水军』自相残杀、同归于尽,以至于魏国军力大为削弱,积弱十余年。

    更有甚者,魏天子最信任的弟弟『禹王赵元佲』,亦在那场内战中身负重伤,因此隐退养病,从此不在朝野露面。

    而在这种情况下,魏天子仍然没有以叛乱谋反的罪名将南梁王赵元佐处死,只是将其流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看中赵元佐的才华,不舍得将其处死。

    事实上也证明,南梁王赵元佐在被流放十七年后,依旧宝刀未老,虽说此人在陇西与秦国的战事中并未做出什么耀目的成绩,但是在上次北疆战役期间,他却将韩国数万步骑耍地团团转,纵使是在场的诸位将军,亦不敢夸口说能比这位南梁王做得更出色。

    而在事后论功行赏时,南梁王赵元佐当仁不让夺得『北疆战役第一功勋』的桂冠,纵使是姜鄙所率领的『北二军』,亦只能排在前者之后。

    似这等惊才绝艳的南梁王赵元佐,却在天门关遭到战败,这让在场的诸将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等等,那岂不是……”

    屈塍、晏墨、翟璜三人的面色顿时就变了。

    这让清楚看到这一幕的赵弘润暗暗点头:这三人,才思最为敏锐。

    而继屈塍、晏墨、翟璜三人之后,公冶胜与南门迟的面色亦变得难看起来。

    很遗憾,被赵弘润寄以厚望的年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