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魏韩边市(二)

    第1039章:魏韩边市(二) (第2/3页)

中心机最重的一个人。

    可话说回来,心机最重的襄王赵弘璟此番能想出这般狠毒的计策用来坑害韩国,这还真让赵弘润对其有些改观——毕竟他最烦的,就是那些满脑子都是争权夺利,却对国家毫无裨益的人。

    不过仔细想想,赵弘润并不认为襄王赵弘璟能想得出如此高明的计策,因此他怀疑此策乃是襄王赵弘璟身边的幕僚所献。

    比如说,那位被襄王赵弘璟举荐为户部郎官的幕僚刘介。

    次日,就在赵弘润关注于魏韩两国『以铜换畜』的贸易时,弟弟桓王赵弘宣带着其幕僚周昪联袂而来。

    一看到弟弟脸上的薄怒,赵弘润顿时失笑:肯定是周昪得知边市之事乃是襄王赵弘璟所献,因此在看穿此事后,提点了一二。

    果然,在拜见过兄长之后,桓王赵弘宣一脸气愤地说道:“哥,您征战疆场,攻陷邯郸、逼降韩国,如今两国议和,襄王争着跳出来摘桃,是可忍孰不可忍!”

    听闻此言,赵弘润故作不解地问道:“哦?何以见得?”

    见此,桓王赵弘宣正色说道:“淇县边市,魏韩两国边市之一,可想而知获利之巨?虽此番户部左侍郎崔璨暂代市令之职,但在小弟眼里,此乃襄王瞒天过海之举,目的就是要将淇县市令划入户部管辖。……只要名分确立,他日襄王将户部内的一名心腹举荐为市令,这淇县边市,便尽在他掌握!”

    听着弟弟的话,赵弘润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周昪。

    不可否认,赵弘宣的话是非常正确的,如今在户部,只有两股政治势力,其一是户部尚书李粱与左侍郎崔璨,他二人是保持中立的;而另外一股,就是襄王弘璟的势力。

    就像赵弘宣所说的那样,襄王弘璟先让左侍郎崔璨出任淇县市令一职,就是为了将淇县边市纳入户部的管辖,如此一来,日后襄王弘璟将户部内效忠于他的官员举荐为淇县边市的市令时,就变得名正言顺,这着实是一招非常巧妙的瞒天过海之计。

    “是周先生指点你的么?”赵弘润轻笑着问道。

    听闻此言,只见方才还一脸慷慨之色的赵弘宣,气势一下子就弱了一半,面红耳赤地说道:“是我……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见自家殿下这般表情,周昪虽然面不改色,但嘴角的一丝苦笑却早已出卖了他。

    见此,赵弘润暗自叹了口气,微微有些失望。

    因为他更希望是赵弘宣自己想通了这件事,而不是经过周昪的指点。

    不过仔细想想,赵弘宣此前对朝中的格局并不关心,此番能指出这一点,背后肯定是有周昪的指点,否则,似弟弟赵弘宣这般初出茅庐的愣头小子,不见得能看穿其中的猫腻。

    想到这里,赵弘润笑呵呵地问道:“你想推荐何人为淇县武尉呀?”

    听闻此言,赵弘宣顿时满脸震惊,瞪大眼睛瞅着兄长,而在旁,周昪眼中亦闪过几分惊诧。

    “什、什么淇县武尉……”在赵弘润似笑非笑的注视下,赵弘宣面红耳赤地挠挠头,讪讪说道:“哥,你说什么呐,我都听不懂。”

    听了这话,赵弘润只是笑吟吟地看着弟弟,一言不发。

    此时,碍于自家殿下的糟糕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