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关键的契点

    第1214章:关键的契点 (第2/3页)

拦着他,因为武信侯公孙起很清楚,以魏公子润的谋略与才智,倘若彼此爆发秦国本土的战争,那么,他秦国势必遭到严重的损失。此时秦少君千里迢迢前往魏国大梁说服魏王出面制止这场战争,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于是,他派了百名骑兵,护送着秦少君前往魏国。

    从三川前往魏国,势必经过成皋关,成皋关的守将朱亥听了秦少君的解释,亦是吓了一跳。

    因为无论是在禹王赵元佲的战略中,还是在肃王赵弘润的战略中,都没有『反攻秦国本土』这一项,肃王赵弘润的任务是迫使秦军退出这场战争,而不是反攻到秦国本土,使魏秦之战越演越烈。

    因此,在秦少君的恳求下,成皋关守将朱亥给予了放行,并派了一队五百人的骑兵,让大将周奎亲自护送秦少君前往大梁。

    因为有着成皋军的护送,秦少君顺利地抵达了大梁,求见了魏王赵元偲。

    在他的说项下,魏王赵元偲同意『魏秦罢兵媾和』,并且派礼部尚书杜宥,跟随秦少君出使秦国。

    由于时间紧迫,魏王赵元偲还命令户部拨了一支船给使节队伍,让秦少与杜宥乘坐大船,在大河逆流而上,这终于使得秦少君能够在丰镐城决战的前夕抵达秦国,在最后关头制止了一触即发的秦魏丰镐之战。

    可以说,为了制止秦魏之战,秦少君前前后后奔波了上千里,也难怪面色憔悴,气色不佳。

    『……』

    赵弘润静静听着秦少君的讲述。

    他必须承认,秦少君的及时赶到,影响确实巨大,至少,让骑虎难下的秦王囘与他赵弘润,有了一个暂时休兵的缓和期。

    平心而论,赵弘润根本不想在秦国本土作战,一来魏国最大的威胁并非秦国,二来,秦国一穷二白,根本就没有什么战争利益可言。

    而事实上,秦王囘也不希望与赵弘润麾下的魏军作战,毕竟赵弘润的计略非常毒辣,从根本上破坏了秦国的农作经济。

    说得难听点,倘若这场仗打到明天开春,赵弘润麾下的魏军固然是没办法回援魏国本土,使得魏国本土的战况愈发糜烂,而秦国,也会因为错过春播,而耽误一年的收成。

    对于一个以战养战的国家而言,耽误一年的收成,这将会是什么怎样的局面?

    但遗憾的是,秦王囘与赵弘润皆是性格骄傲且固执的人,谁也不愿意率先低头,以至于秦魏双方的局面变得越来越严峻。

    而秦少君也正是明白这一点,因此拉了魏王赵元偲,作为“第三方”,使秦王囘与赵弘润能够顺坡下驴,不至于继续这场彼此都不情不愿的战争。

    “魏王陛下已派遣杜宥大人说说我父王,我希望你……约束麾下的兵将。”直视着赵弘润的眼睛,秦少君正色说道。

    『……』

    赵弘润抬手揉了揉眉骨。

    平心而论,他对『魏秦结盟』一事没有多少信心。

    要知道此战打到眼下,秦方死了多少人?而他魏方又死了多少人?在这个时候停战媾和?甚至还要结盟?

    当然,赵弘润不至于高喊一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然后下令继续与秦国开战,因为他根本不想与秦国开战。

    理智使他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