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不为所知的评功背后

    第1263章:不为所知的评功背后 (第2/3页)

持中立,但户部总得来说还是偏向襄王弘璟与庆王弘信,至于工部,则与肃王弘润私交最好。

    数来数去,目前就只有他礼部能保持中立。

    在这种情况下,魏天子赵元偲将评定功勋的任务交给礼部,未尝没有让礼部「公事公办」,让诸皇子无法插手这件事的意思。

    这样一想,杜宥就知道该怎么办了:秉公处理即可!

    当日,魏天子传召杜宥,命礼部出面「评定有功之士」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朝廷。

    对此,庆王弘信在感到遗憾之余,亦不禁有些郁闷。

    平心而论,总算魏天子将「评定有功之士」的任务交给了兵部,庆王弘信也没胆子克扣诸如肃王赵弘润、禹王赵元佲这些人的功勋,但他可以私下照顾一下己方的人,比如他舅族济阳孙氏,虽然曾率领私军赶赴卫国展开支援,但说实话并没有得到什么功勋。

    可是,只要庆王弘信大笔一挥,这功勋不久来了么?

    比如说,他可以说成是,在济阳孙氏等人的帮助下,卫国逼退了韩将司马尚,反正济阳孙氏率兵支援卫国,这也是整个大梁都知道的事。

    但很可惜,他父皇将「评定有功之士」的事交给了礼部,这就杜绝了他赵弘信徇私的可能。

    当然,庆王弘信可没有胆子与他父皇理论什么,只能默认这件事,派人接触礼部官员,尽可能地对自己一系的人取得一些利益。

    五日后,礼部尚书杜宥便带着「此战有功之士」的评功册草稿,进宫面见魏天子,询问后者的意思——既然魏天子将「评定有功之士」事交给他礼部,这就意味着不希望任何一位皇子插手干涉,言外之意,魏天子是唯一决定这件事的人。

    这一点,杜宥想得很清楚。

    在接过礼部初拟的评功册草稿后,魏天子扫了两眼,似笑非笑地说道:“哟,由司马安担任河西守,呵,朕的虎儿,对河套的林胡可谓是磨刀霍霍啊。”

    杜宥闻言微微一笑,他当然知道魏天子口中的「虎儿」,指的即是肃王赵弘润。

    对于肃王赵弘润力荐砀山军大将军司马安出任河西守,这在朝中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于,纵使是对河西守这个职位垂涎三尺的,诸如雍王党、庆王党、襄王党,在看到「司马安」这个提名后,亦放弃了与其争夺的意思。

    而不是他们怕了肃王赵弘润或者司马安,而是他们看得出某位肃王殿下的意图——让屠了三川几个部落的司马安出任河西守,这明摆着就是要对日后魏国出征河套地区做准备。

    与其跟司马安抢夺『河西守』的位置,惹来肃王赵弘润与司马安的敌意,还不如默许这件事,日后还能跟在这两位身后,到河套地区混混军功、捡些便宜,毕竟,素传河套一带那在传闻中可是牛羊遍地的。

    随后,魏天子又看到『由临洮君魏忌出任河东守』的这条,他心中微微一愣。

    由临洮君魏忌出任河东守,其实这件事魏天子早已看出苗头,毕竟他儿子赵弘润一方面加重『汾阴』在河东的地位,另一方面又推荐临洮君魏忌出任汾阴将军,这种缓而图之的伎俩,怎么瞒得过魏天子的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