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方向

    第一百七十章 方向 (第3/3页)

来。如果旧产业格局的框架太死,那么毫无疑问会给未来产业的调整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从追求先进制造技术的角度,门槛最低的行当应该是造船。就像张伟在蜜桃客论坛那里的一位右翼大拿中听说过的:民国前期的中国技术水平同样很落后,不过那种战时标准船水准的玩意儿却能造了。内燃机对于当时的难度堪比实验室级别的高科技,但木炭汽车之类的东西貌似也是存在的。

    如果圈定军工业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追求最大的火力运载能力和投送力、在全驱越野卡车和运输机直升机遥遥无期的情况下造船还有以造船为基础的武力毫无疑问是个最重要的方向。实际上文艺复兴时代的西方冶铁和金属加工在有些技术落后东方的情况下整体规模和水平却逐步发展起来并赶超之,风帆时代规模庞大的舰炮需求可能是个重要原因。

    风帆时代的舰炮通常能够占到船只总吨位的十分之一,巅峰时期各国一二百万吨风帆战舰上的火炮就得有十几万吨的规模,几乎相当于一个亿万人口的农业国全部的农具需求了。

    当然,为了化学工业及相关的发展有限电报网和硬式飞艇也是研究性突破的方向之一。

    这样一来,蒸汽机相关行业还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工厂动力可以用水力替代蒸汽,而船只一类运输工具就必须用到蒸汽动力为牵引了。

    十九世纪的工业体系应该还没有什么“精细化管理”,更不可能做到现代中国企业都普遍做不到的工作经验集中分析和纪录并让员工对工作有最基本的态度。如果在这方面做到十分理想,最初可能会出很多问题,但相信大概数年左右时间的技术积累结合资料学习,应该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和建树。

    当然这样一来,建设一支什么样儿的“水师”或者说“水军陆战队”就是需要仔细思考和规划的一件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