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水师

    第一百七十一章 水师 (第2/3页)

二十分之一的兵民比就很不错了,冷战早期的台湾或者冷战高峰的朝鲜也不过那个规模而已。

    这样一算:新时代的“水师”大致规模也就圈定了下来:拥有七万到八万吨左右总吨位、几乎与甲午战争时中日其中一方的军舰总吨位相当。为了配属远征作战方面的需求,很可能还需要不少运输补给舰用于维持燃料、弹药等方面的给养。

    至于军舰的规格和火力配置?张伟在仔细权衡之下决定采取三个标准:重甲、大炮、低机动、吨位力所能及。这也是被实践所证明的正确之路。如果参考黑火药时代的一些对陆需求,似乎也八九不离十。

    要想通行于很多内河、把吃水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内。不论如何设计,甚至使用专门的浮力装置做为内河航行的改良,吨位都不宜超过五百吨左右的规格。更被说张伟很怀疑在外行遍地的情况下夏地的造船能力,很可能几百马力动力、四五百吨级别的铁甲炮艇都是一个不小的技术挑战。

    在这种吨位级别的船只上,炮弹的初速控制在黑火药极限的范围内,按照战列舰齐射弹丸与吨位的比例关系,那么似乎可以发射四五十公斤左右的百磅炮弹。按照加农炮炮弹与身管重量一比一百左右、这类炮艇主炮的规格应该在一百五十毫米左右口径,四五吨左右的重量级别。

    风帆时代的军舰火炮重量可以达到船体十分之一很可能是不需要太多燃料载量的远古。那么炮艇恐怕就要削弱到二十分之一左右的水平。那么整个炮艇的其他一些规格需求也就出来了:四五百吨规模的排水量,八九节最多十节左右的航速,六十名左右的船员、四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主炮、大概十二到十三公里左右的极限射程。

    按理来说过大口径的主炮在同等重量弹药的杀伤面积潜力方面貌似会是有问题的,可这是基于某个时代爆炸弹丸榴弹的推断。实际上即便现代工艺下的黑火药,做为爆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