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内华夏,外夷狄

    第一百零五章 内华夏,外夷狄 (第3/3页)

张显然得不偿失。

    更让独孤策难以理解的是,中原王朝对待异族的态度,每每发动战争征服了对方,可是只要对方表态降服,非但能继续保持统治地位,甚至还能从中原王朝得到丰厚的赏赐,以及经济,文化上的帮助,扶持。

    而看看日后西方殖民者对待殖民地的态度,身为征服者的华夏民族倒更像是一个文明的输出者,扮演着的也是圣母的角色。

    征服者除了一个好名声,什么都没得到,反倒是被征服者赚的盆满钵盈,真真是岂有此理。

    在唐史上,最让独孤策难以接受的就是大唐与吐蕃的松州之役。

    吐蕃遣使求亲被拒,直接对两国边境的松州发动攻击,焚毁城池,屠杀百姓。

    李世民听闻自然是龙颜大怒,发大军与吐蕃一场大战,斩首无数。

    可明明打赢了,最终的结果,却和输了根本没有两样。

    吐蕃虽然损失惨重,却从其他方面得到了比战场上的损失更为丰厚的收获。

    之前求娶不成的公主,大唐在打赢了之后,却主动允婚,不但嫁了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还陪嫁了大量的工匠,直接帮助吐蕃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了跨时代的飞越。

    独孤策前世读史,每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都要大骂李世民君臣脑残,明明打赢了,一毛钱的好处没捞到,反而又是送妹子,又是送科技。

    真要是能因此得到一个忠实的盟友也就算了。

    按说,李世民这么够意思,吐蕃人至少也该感恩戴德一百年才对。

    可后来大唐衰落,第一个攻破长安城的异族,就是吐蕃。

    可以说,吐蕃就是拿着大唐给的好处,发展自身,最后又狠狠的在大唐身上狠咬了一口。

    历史上的日本也是如此,大唐强盛的时候,一个劲的装孙子跪舔,讨得大唐的欢心,学会了无数先进的技术文明。

    可学会了之后,转过头就不认人。

    自身实力尚且不足的情况下,就敢贸然与大唐在白川口大战,备打疼了之后,又伏低做小,求来了大唐的谅解,继续派遣那所谓的遣唐使来大唐求学。

    每当觉得已经学得不错的时候,就会翻脸不认人,可以说,大唐与日本的关系,就是不断的学习,挑衅,服软,再学习,再挑衅,再服软的一个过程。

    独孤策都不禁纳闷,李世民父子两代君王怎么就那么好脾气,被一个跳梁小丑不停的寻衅,竟然到最后都没将那个小丑一巴掌拍死。

    当然,这是中国历朝历代君王对待异族的普遍做法,为的就是表示一下皇帝的宽仁,让异族用名义上的臣服,来装点自己的赫赫武功。

    这也是为什么,华夏民族历史上,一直都要遭受异族侵扰的原因。

    因为很少有哪一个异族,真的被中原王朝斩草除根,大多数打输了之后,都是哭天抹泪的请求宽恕,挑些土特产品送来,中原王朝的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仁德,百分之九十九都会选择饶恕,并且还要回赠价值更高的礼物。

    造反的成本竟然如此之低,而且无论输赢,都不会亏本,宋铮要是异族首领,恐怕有要跟着造反了。

    只可惜独孤策的这番话,放在当下,却没什么市场,或许满朝诸公头脑当中并没有大国责任感这个概念,但是在和外邦交往的过程当中,却无时无刻都在用同样的标准在要求着自己,也在要求着这个国家。

    我是天朝上国,与生俱来的就有着教化四方的责任,化外小邦钦慕天朝文明,不远万里前来归附,我便有倾囊相授的义务。

    果然,独孤策这番带着浓烈的霸权思想的话一说出来,立刻遭到了以萧瑀,孔颖达为首的朝臣的猛烈抨击。

    “是何言也,化外小邦诚心归附,乃是我天朝盛世景象,似你所言,日后还有哪一国肯真心来投。”

    “无知小儿,岂不闻大国气度。”

    “果真是粗鄙武夫,哪里知道以德服人的道理,以德服人才是心服,以礼服人乃是信服,以武服人不过是口服,难得长久。”

    独孤策被朝臣轮番攻讦,却丝毫不慌乱,道:“这位大人说得好,以德服人,有朝一日,有蛮夷将刀架在大人的脖子上,到那时,在下倒是要看看大人如何以德服人。”

    对方被独孤策问得一愣。

    独孤策也不等对方言语,便朗声道:“陛下,此皆迂腐之言,昔日太上皇兵起太原,陛下也曾征战沙场,却不知我大唐横扫域内,一统八荒,扫清天下贼寇,有哪一路贼寇是靠以德服人平定的!”

    李世民听着,都不禁在头脑当中画了一个蛋。

    真要是能以德服人的话,哪用得着兵士效命疆场,又哪用得着死伤那么多人。

    “独孤策,似你言,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