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姥姥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姥姥 (第2/3页)

唤青儿,一家四口,仍以务农为业。

    因狗儿白日间又作些生计,刘氏又操井臼等事,姐弟两个无人看管,狗儿遂将岳母刘姥姥接来,一处过活。

    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女婿肯接来养活,岂不愿意,遂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

    刘姥姥一家,一出场就是个极穷的人家,虽然女婿祖上也是做官的,算是富户,但几代下来,日渐败落了,一贫如洗,甚至到了吃不上饭的地步。

    穷人家的苦恼事总是比富人家多的,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就是因为家中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连过冬的衣物都没有钱置办了。

    狗儿身为一家之主,自然难免烦恼,刘姥姥却很看不惯女婿的这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劝他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的,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你皆因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呢!如今咱们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在家跳蹋会子也不中用。”

    书中刘姥姥一出场,第一次开口已经是不寻常,这一番话,令狗儿这样的男子汉顿然失色。这个老太太别看不识字,但阅历很深,颇通得人情世故,所以说得出这番豪言壮语,颇有点乱世奸雄的味道,只此一点,刘姥姥已经算得上女中豪杰。

    但女婿狗儿确实是个庸人,既无见识,又无胆魄,当时他就反驳自己的老岳母,说:“你老只会炕头儿上混说,难道叫我打劫偷去不成,有法儿还等到这会子呢,我又没有收税的亲戚,作官的朋友,有什么法子可想的?便有,也只怕他们未必来理我们呢!”

    发财人人都想,可没有门路,怎么办?

    这时候刘姥姥出了主意:“这倒不难,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他,故疏远起来。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她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要是她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也比咱们的腰还粗呢。”

    刘姥姥这话说得不假,贾府拔根汗毛确实是比他们贫家小户的腰还粗,刘姥姥这番话说得这么详细,必定不是心血来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但狗儿又是个没有胆魄的,不敢去,便撺掇丈母娘去:“姥姥既如此说,况且当年你又见过姑太太一次,何不你老人家明日就走一趟,先试试风头再说。”

    书中的描述,刘姥姥还做了一番推辞,说:“嗳哟哟!可是说的,‘侯门深似海’,我是个什么东西,他家人又不认得我,我去了也是白去的。”

    但这狗儿又说了:“不妨,我教你老人家一个法子:你竟带了外孙子板儿,先去找陪房周瑞,若见了他,就有些意思了,这周瑞先时曾和我父亲交过一件事,我们极好的。”

    狗儿的父亲王成在世的时候,曾经帮助周瑞争买过一块田地,帮了不少忙,所以,狗儿觉得如果能够见到周瑞,那么碍于知恩图报的情面,他是会帮忙引荐的。

    只是狗儿作为一个男人,混到如此落魄,觉得不好意思去求周瑞帮这个忙,所以才让丈母娘先去试探。

    于是,一家人商量好之后,刘姥姥踏上了借当的征途,而这也恰恰成了刘姥姥一家的发财致富之路。

    独孤策也实在是没想到,竟然还能遇见这位刘姥姥,因为按照书中记述,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应该是在元春封妃之前的事。

    可如今元春封妃已经过去了半载,这位刘姥姥竟然才到,不过想想倒也不稀奇,书中记载,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就是因为家中没有了过冬置办衣物的钱财,这才上门来打秋风,如今已经天气转冷,刘姥姥家中的光景,怕是已经十分难挨了。

    独孤策正想着,刘姥姥此行还能否如愿以偿的见着王熙凤,得了拿活命的二十两银子,就听见守在门口的赖大言道:“你且在一旁守着,等周瑞到了,自然叫你!”

    刘姥姥正要退到一旁,又听到林之孝道:“她一个婆子,摊着辛苦扑到这里来了,你又何苦耍她!”

    接着林之孝便对刘姥姥言道:“你去后廊子上,那边有个小门,周瑞一家就住在那边!”

    刘姥姥自然是千恩万谢,忙按着林之孝的指点,拉着板儿去了,正巧朝着独孤策这边走了过来。

    独孤策前世读《红楼》,对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