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人祸

    第018章 人祸 (第2/3页)

了他的眸子,掩住了那骇人的光芒。

    指缝太宽,流年易瘦,不想一语成谶,多年后他果然变成了人间活阎罗。

    夜里五人到底未再露宿荒野,因为下午茯苓先生那位俊俏的药童赶着马车来接他们了,很显然这是冲着钟若瑜的情面,渔舟又欠下两份人情。

    沿途所见触目惊心,人们无衣、无食、无住,流离惨状,不忍直视;众人多依烧火取暖,衣被素薄,忍饥挨饿,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特饿殍,亦将犟比僵毙,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

    此番受灾,不独宣阳城,毗邻宣阳城的平阳城、洛城、青鸾城皆未能幸免。成百上千的百姓家破人亡,成千上百的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流民尚未安顿好,时疫又至,若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乡、一邑,真可谓是“祸不单行”。

    虽说宣阳城民风彪悍,地处荒蛮,倒也不乏有识之士,城中大户人家先后开仓济民,施粥布衣。虽是杯水车薪,但到底还是在朝廷赈灾之物到达前吊住了许多无辜百姓的性命。

    其中颇负盛名的有三家,其一为竹大少出身的宣府,其二为莱阳郡郡守澹台府,其三为知味坊。宣府的粥最浓,知味坊的衣最厚实,而澹台府的人最美。

    据说澹台小姐不仅貌美如花,且怀有菩萨心肠,灾后不仅持斋茹素,还亲自前去施粥布衣,传为一时之美谈。

    这些都是渔舟听灾民提起的,茯苓先生面冷心热,四处施药救人,渔舟跟在他身后当起了药童,忙得脚不沾地。

    宣竹的病时好时坏,天朗气清时会一同出来赠药。钟若瑜倒是在街头匆匆见过一回,见渔舟二人安然无恙便彻底放了心,不过言辞之间透露出褚进的日子似乎不好过,渔舟没细问,钟若瑜也未详谈。

    不过,即便他不说,渔舟也能猜得出几分。

    宣阳城的确是边陲之地,但不是穷乡僻壤,府衙中难道真的就没有粮食了麽?这怎么可能。但是朝廷旨意未至,谁敢开仓赈灾?姑且不说倘若上面怪罪下来,谁去承担罪名,就是朝廷不怪罪,春天这是青黄不接之际,夏季闹饥荒又该如何处置?更何况,褚进根基尚浅,又怎敌世代扎根于宣阳的同僚?他若想开仓赈灾,不四处碰壁,捉襟见肘,才奇足怪哉!

    途有饿殍,固然是天灾,也是人祸。在许多官员眼中,权势比人命可爱得多。

    不知何时,城中流言四起:传闻彗星袭月,龙困浅滩,乱世将至,佞臣生于北,举于穷山恶水,兴于蛮荒之野,若不除之,乾坤倒转,祸乱相寻。流言仿佛长了翅膀,数日间传入千家万户,不知源于何处,不知止于何处,亦不知何时才能消散。

    褚进燕京人氏,先是就任于沧州,后右迁宣阳,一一应在他身上。

    夜已深,太守府的灯盏还亮着,风穿过树叶,哗啦啦地响个不停,高大的梧桐发出呜咽之声,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悠长而寂寥。

    书房一片漆黑,然窗敞开着,月光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