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外倾双垂尾

    第三百二十二章:外倾双垂尾 (第2/3页)

十年的研究摸索,最后发现这种发动机最适合的地方还是小型无人机。

    光是转子发动机运转平稳这一点就可以在无人机上大放异彩,发动机运转平稳,振动小,就能有效延长机体使用寿命,还可以改善传感装置的性能,提供更清晰的图像,这对于一款以侦查为使命的无人机来说简直就是天籁。

    内燃转子发动机广泛的使用在美、德、英、以色列等国家的:哈比、赫尔墨斯、影子200等等无人机上,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后来就连共和国也眼热,也研制了这种发动机:CYS-208RT。

    现在的杨辉准备提前把主意达到这种发动机上面,要自己研制是可以的,低价引进这种还不太被军用无人机重视的发动机也行,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在杨辉提出了自己在发动机选择方面的意见之后,居然有人知道这种德国人在战后发明的发动机在,在思考一番之后,马上就把头点的飞起。

    “在无人机上使用转子发动机,这肯定要比使用传统的活塞往复式发动机要好,我看这种发动机在无人机上面使用的潜力巨大,可以花钱投入。”

    听到有人支持自己,杨辉倒是多看了这位原本只是负责航模发动机改进的技术人员,现在这位搞不好就是基地除了自己以外,对转子发动机最熟悉的人,倒是可以培养一下。

    有人力挺杨辉的提出的转子发动机,这让其他对转子发动机不了解,甚至听都没听说过的几人面面相觑。这转子发动机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这么有吸引力,下去之后应该找资料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教授默默地点,头表示明白:“你说的这转子发动机我不懂,不过看这位同志的反应,这种发动机确实有独到之处。这样吧,我把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的联系方式给你们,我是不管机体研制的,这边的电传飞控控制率编写离不开人手。”

    话说完,教授就在纸上刷刷的写下一串电话号码,随手递给杨辉。然后转身离开,显得匆匆忙忙,留下杨辉和几位无人机研制组骨干成员。

    教授走了,现在需要再从新安排工作,联系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的事,被杨辉光荣的交给了杨月这位无人机项目组长。

    一本正经的对杨月嘱咐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