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来自北方的善意

    第三百四十七章:来自北方的善意 (第2/3页)

介绍一番,总体来说就是,苏联希望通过两国航空工业之间的访问、合作,带动两国外交正常化。

    现在的杨辉还能有什么好建议,没得说,那就是得要死命的往苏联去看看,打好关系,若是能在这次访问中搞到点好东西就最好不过,若是不能也没什么损失。

    现在去提前踩点、打好关系,知道哪个工厂、哪个设计局有好东西,等到90年苏联最困难的时期,就可以不用犹豫,朝着最需要的好东西下手。

    要说杨辉的意见,杨辉只能是:“好机会啊,既然苏联愿意邀请我们去访问,那我们就去访问,总设计师都说了这次的合作以技术为主,那我们就只管技术就好。至于外交关系这些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理,现在的苏联比我们更加心急,就算这次合作崩了,我们和西方国家还有着不断深入的联系,不会有太大的损失,现在的主动权在我们手中。”

    杨辉简单的分析了一下现在的情况,在杨辉的眼里,这次对苏联的试探合作中,就应该是仅仅以技术合作为主,我们只是给出一个态度,一个有可能对苏缓解的信号就足矣。

    外事部的这些人,出于自身的情况考虑,自然是希望能在这次的苏联之行中有所收获,若是能在这次的苏联之行中有什么重大的突破就更好。

    身在其中的外事部,没有摆脱外事部的圈子来看待这次访问,而听了杨辉站在航空工业的角度上分析之后,瞬间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可不就是这样嘛,这次是应苏联邀请前去在航空工业上进行交流、合作,外交上的事也仅仅只是附带的项目而已,这是总设计师都给出可明的答案的,自己还在这里纠结什么?完全多余嘛!

    “这说的倒是,我们现在的国际处境要比苏联好上太多,苏联对这次的合作恐怕比我们更加重视,我们此次去稍加表示一下暧昧就好。”

    看到外事部的这位领导终于想通了这里面的关节,杨辉则是再次补上一个更加强大的理由,让外事部知道,这次绝对不能在外交正常化进度上大张旗鼓,只能是突出航空工业的交流。

    循循善诱的杨辉,再次发动分析技能:“还有另外一点,我们现在改开,和西方国家的合作正走在高速大路上,若是一次性和苏联走的太近,搞不好还会惹怒西方国家,这对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