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收购巴航工业

    第四百一十四章:收购巴航工业 (第3/3页)

7项目中分一杯羹。

    死死的盯着杨辉的眼睛,吐出四个字来:“此话当真?”

    见这样子杨辉知道,诺斯罗普方面已经动心了,面对杨辉这样的大手笔,罗恩忍受不住这样的诱惑,一家垂垂老矣的公司有大笔资金注入固然可以让人耳目一新,但始终不及一个前途光明的项目注入到公司中更加令振奋。

    “当然是真的,西南科工愿意将FC-17项目中除了共和国本土以外的所有业务全部打包注入巴航工业换取巴航工业的股份,但前提是诺斯罗普也要愿意注入资金一起收购巴航工业,有了资金、技术何愁大业不成!”

    到此,杨辉打出了所有的底牌,诺斯罗普也彻底招架不住,面对这样的诱惑,还有杨辉如此霸气侧漏的计划,罗恩也不由得豪气冲天。

    “好,我看这个计划可行,诺斯罗普就陪你们西南科工走一遭,只要我们完成收购,整顿好巴航工业内部机构,就单凭借着FC-17除了共和国以外所有的海外业务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公司的盈利,以后巴航工业的民航支线客机业务想必也将会有所起色。”

    不愧是老牌航空工业公司,一眼就能看出FC-17项目注入巴航工业之后的好处,都是能够审时度势抓住机会就是能人啊!当然,杨辉所带领的西南科工在这次项目中自然也不会吃亏。

    首先,这次的FC-17项目只是海外业务并入,不会影响共和国军队用于二代机到三代机之间应急过渡。其次,整个FC-17并入巴航工业之后,西南科工同样也会在巴航工业占有不小的股份比例,至少是不会低于百分之三十。

    有了这至少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以后不管是巴航工业的FC-17业务也好,还是巴航工业的民机业务也罢,在九十年代都将不断地为西南科工注入源源不断地资金流。

    用一个FC-17项目换的这么多的好处,杨辉高兴还来不及,这样一来还可以有效避免89年之后西方国家对共和国的制裁,导致FC-17项目没法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上一位面中不管你承不承认,在89年之后共和国的军事装备出口几乎是停滞不前,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制裁。

    但项目移植到了巴西之后就不一样了,到时候就一句话:“这飞机是巴西产的,和我们共和国无关,谁也不能阻止FC-17的国际出口。”加上到时候还有诺斯罗普的背书,一切都会容易太多太多。

    至于说将FC-17转移到了巴西之后,共和国军队需求、西南科工怎么办?这还不简单,军队要FC-17只是过渡,十号工程才是正统,当十号工程成功之日,就是FC-17完成使命之日,杨辉有理由相信在自己这些年的影响之下,十号工程可以更快完成定型。

    到那个时候,什么FC-17都不重要了,有了十号工程就大功告成,到时候西南科工也就不用在轻型单发战斗机业务中同成飞抢食吃,说不定十号工程还能突破上一位面没有实现的零出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