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论文答辩(上)

    第五章:论文答辩(上) (第2/3页)

到了,不过我看他怎么收尾”中年老师摇摇头继续审查其他论文。

    “杨辉,我的论文过了,评价很高。”

    拼命三郎的名头后世可不是没有依据的。杨为论文要是不好就真的有问题了,单单就他研究的方向就已经相当有力了,自己的对他可没有任何担心。

    “嗯,我早就准备好了,下午将是一场恶战。我一定坚持我的立场。”杨辉边走边说,眼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下午一点,吴老来到礼堂,淡定的找个单独的位置坐下,他要来听听杨辉这个听过自己几次讲座的学生的答辩。

    “哦,老吴还来了,那也好,他是专业人士,待会儿就听听那个杨辉要怎么说。”一脸不屑的林老头不满的嘟囔着。

    “好了我上去了”

    杨辉坚定的走上台。看着评审会的几人,眼光不经意间停留在一边的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身上,杨辉心里有些惊讶。没想到把吴老给引来了,吴老何许人也。

    吴大观,1916年出生,原名吴蔚升,是我国航空工业和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毕生致力于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主持研制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并培养了几代专业人才。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和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没想到啊!杨辉心中一阵惊讶。不过想想历史上吴老这个时候正在0430厂负责斯贝202国产化。来这里正常,毕竟斯贝现在几乎已经算是下马了。

    不敢浪费时间多想,整理心情进去正题。“大家好,我是空气动力学专业的杨辉,我的论文是《中国航空工业现状与未来》”好家伙一来这个名字就够爆炸性了。要论现状就不说了,一个大学生还要论未来,有些意思了。

    其实中国航空工业师承苏联,由于历史原因,到涡喷14之前主要产品仍然是苏联转让的技术,当然是有一些改进的,不过也都是在苏联基础上改。生产出的产品到八十年代就有些落后了。

    “我第一个要谈的是我国航空工业目前最大的问题。”

    “国内航空产品大多来自苏联援助,但是苏联只给我们成品资料,只让我们按资料制造飞机,对于我们自主研发的问题是绝口不提,很明显苏联人对我们留了一手。”

    说到这里杨辉的动作有些激动,老大哥也不是真的要教中国工业化的精髓。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毛子是要预防的。

    “所以我们到现在航空产品仍然没有突破苏联留下的产品上,只能做小规模修改,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研发期间的全部资料与数据,一改就出问题,因为我们不明白飞机为什么这么设计,特别是发动机更是如此一点小改都要废很大力气,自主研发相当困难。因此我个人认为要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