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论文答辩(下)

    第六章:论文答辩(下) (第2/3页)

问题,如果不解决好以后飞机必定有心脏病。”

    这时吴老也终于再次注视到杨辉身上,他知道这才是文章的重点,大家都看过论文大概知道一些。但是都没抓到重点,需要和杨辉当面谈谈。

    “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也普遍落后于国际社会十年左右,但这不是最大的问题,要只是单单落后的话,那么只要努力就能赶上,而实际上我们最大问题在于国内对发动机重视还不够,远远不够。甚至连发动机在航空工业中的地位都没有摆端正,这是最大的危机。”

    杨辉现在台上,环视前面众人,又继续到“我国航空发动机按照苏联提供的图纸生产六十年代以前一直是国际第一梯队,后来被拉开,但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到现在依然没有一款真正由我们自己研发的发动机定型,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对发动机的重视不够,没有把发动机摆在航空工业中它本来的位置中。”

    这下桶了马蜂窝,这可是直接炮轰上面方针指导问题。一众人都不懂,懂也要装不懂。一众人不敢发表什么了,把目光投向吴老,希望吴老能有什么见解。

    吴老没有说什么,他继续听杨辉说着,“历史原因我们引进一款飞机就用不同的发动机,这就让我们有了一个错误的认识:一型飞机配一款发动机。是一夫一妻制。这在世界上都是相当奇怪的一个现象。在国外飞机设计师都是根据发动机性能,和飞机要求进行取舍。也就是说在国外是先有发动机再有设计,我们则是确定飞机要求了,然后再却定发动机要求,根据要求再和飞机一起设计发动机,但发动机的研制速度往往落后于飞机研制速度,于是飞机没有发动机用,然后下马,飞机下马发动机没有装机对象随后也下马。这就是我们国内的现状,涡扇五与轰五,歼九与刚下马的涡扇六。这两个项目哪个不是如此。”

    杨辉一口气将心里所想的统统说了出来,他准备好再次接受组委会的诘难了,要知道他这可是在质疑中央决策的正确性。若没有人反对他,那就真的要出问题了。

    果然有人马上就提出了问题,“杨辉,你拿涡扇五下马来说是错误的,我当年参加过轰五改型工作,之所以轰五下马那是因为有了更好的轰六,并且准备发展轰七。中央为了集中精力所以才下马的,而涡扇五下马是因为涡扇五本身结构上采用后风扇结构更难再有装机对象所以才下马的,这和你说的是有出入。”这人原来是轰五的知情人士。他的说法引起了座组委会的认同。

    不过旁边吴老却似有所悟,关于涡扇五下马他知道的很多些,涡扇五的确是随着轰五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